寇盗频年赤羽传,卜居何地问林泉。
登楼忆弟难成赋,为客逢秋殊可怜。
海阔鱼龙能避浪,风高鸿雁不同天。
裁诗欲迟三江使,望绝云烟祇惘然。
【注释】:
寇盗频年赤羽传:寇盗频繁的年代,赤羽传指的是赤色的羽毛书信。
卜居何地问林泉:在何处占卜居住,问林泉表示想要隐居。
登楼忆弟难成赋:登上高楼怀念弟弟,难以写成赋文。
为客逢秋殊可怜:做客人的时候,遇到秋天特别可怜。
海阔鱼龙能避浪:海水广阔,鱼和龙可以躲避波浪。
风高鸿雁不同天:风吹得高,鸿雁飞得不一样。
裁诗欲迟三江使:写诗时想延缓三江使者的行程,让诗歌能够送到他手上。
望绝云烟祇惘然:望着远方,云雾缭绕,只有感到惘然。
【翻译】:
寇盗频频年年通过赤色羽毛传递消息,我选择卜居的地方询问是否适合隐居。
登上高楼怀念弟弟,很难写成赋文,作为客人,遇到秋天特别可怜。
海水宽阔鱼和龙可以避开波浪,风高鸿雁飞的方向各不相同。
写诗时想延缓三江使者的行程,让诗歌能够送到他手上。
遥望远方,云雾缭绕,只有感到惘然。
【赏析】:
这首诗是寇准写给弟弟惟巽的信,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寇准与弟弟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寇准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豁达。
首句“寇盗频年赤羽传”以寇盗的频发来比喻生活的艰难和动荡,同时用赤羽来象征信件。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寇准生活状态的担忧,也透露出对弟弟安危的关心。
次句“卜居何问问林泉”,表达了寇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选择了林泉之地来寄托自己的心情。这里的“卜居”一词,体现了寇准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第三句“登楼忆弟难成赋”,进一步表达了寇准对弟弟的深切思念。他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却无法完成赋文,这是因为他无法将心中的忧愁倾诉出来。这一句展现了寇准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第四句“为客逢秋特可怜”,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远离家乡、客居他乡的人。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他更加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这句诗既表现了他的孤独和无助,也展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海阔鱼龙可避浪”,则是借用自然现象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他认为,既然大海足够广阔,鱼儿和龙就可以避开波浪。同样地,他在人生道路上也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这句诗不仅体现了他的自信和乐观,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第六句“风高鸿雁不同天”则以鸿雁为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他认为,即使是在同一片天空下飞翔的鸿雁也有各自不同的轨迹和方向。这可以理解为他对自己未来道路的选择和规划。这句诗也表达了他的坚定和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第七句“裁诗欲迟三江使”则是诗人对自己写作的态度进行描述。他想通过写诗来传达自己的心声,让诗歌能够穿越千山万水,传递给弟弟。然而,诗人也清楚知道,由于距离的遥远和时间的紧迫,这份心意很难实现。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遗憾,也展现了他对弟弟的深情厚意。
最后一句“望绝云烟唯怅然”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落寞。他站在高楼之上,望着远方的云烟,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无奈。这可能是因为距离的遥远,也可能是因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感慨和失望,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感叹。整首诗既表达了寇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