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百事述,渐老复何依?
浊酒尘缘熟,蒲团戒力微。
雕虫技总懒,辨马学全非。
更想人天乞,前身百衲衣。
【注释】
①“人间百事”:指世上的一切。
②“渐老复何依”:年岁已高,无所依托。
③“浊酒”:不干净的酒。尘缘:尘世的因缘。
④“蒲团”:佛家修行用的垫子。戒力:佛教戒律的力量。
⑤“雕虫”:指书法、绘画等技艺,这里指文人墨客的文学技艺。
⑥“辨马”:《汉书·艺文志》说:“《易》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乾坤。”这里用“辨马”暗喻儒学。
⑦“前身”:前世或今生。百衲衣:多处缝缀的旧衣服。形容贫穷。
⑧“乞人”:乞丐。
【赏析】
此为晚年自述之作,表现了作者晚年对世事的淡泊与无奈。全诗以写意为主,用语简净,意境清远,有禅味。
首联“人间百事述,渐老复何依”,诗人说自己经历了世间的种种,年纪又大了,没有依靠之处,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颔联“浊酒尘缘熟,蒲团戒力微”,写自己饮酒消愁,打坐修炼。这里的“浊酒”和“尘缘”都有世俗的味道,而“蒲团”则代表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修行态度。
颈联“雕虫技总懒,辨马学全非”,诗人感叹自己的文学造诣已经无法与古代文人相比,而儒学也已经被遗忘。这里的“雕虫技”和“辨马学”都是指文人的技艺和学问,而“总懒”和“全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技艺和学问的不屑和轻蔑。
尾联“更想人天乞,前身百衲衣”,诗人表示自己更加想念人世间的美好事物,希望在来世能够穿上百衲衣,摆脱这个污秽的肉身。这里的“人天”指的是人世间的美好事物,而“百衲衣”则是比喻人的一生经历如同一件百衲衣般杂乱无章,但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和修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的人生观念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