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陶弘景,松风只自听。
异乡同改火,法侣怅晨星。
贺沼蒲稍绿,吼山石孔青。
良朋君岂恋,同调有原鸰。

这首诗是作者在异乡思念家乡,同时思念友人而作。

首先我们分析下诗句的意思:

  1. “不分陶弘景,松风只自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陶弘景的喜爱和怀念,以及他独自欣赏松风的情景。陶弘景是南朝时期的一位名士,以隐居山林、饮酒作诗著称。
  2. “异乡同改火,法侣怅晨星”: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生活状态,即与家乡的火祭时间不同(农历十月初一为冬至),同时也感到孤独,因为没有了与家人一同祭拜祖先的传统。
  3. “贺沼蒲稍绿,吼山石孔青”: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从春天到夏天的转变,通过颜色的变化表达了时间推移的感觉。
  4. “良朋君岂恋,同调有原鸰”:这两句表示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并不感到孤独,因为他有朋友的陪伴;同时,他也明白自己与远方的朋友有着相同的命运或遭遇,因此并不感到孤单。

接下来是对关键词的解释:

  • “分”:在这里是分开的意思。
  • “陶弘景”:指的是陶弘景,南朝的一位高僧。
  • “松风只自听”:意思是独自一人享受着松树带来的风声。
  • “异乡同改火”:这里的“改火”是指古代中国农历的一个节气,通常在冬至之后的第一个日子到来。诗人因为身处异乡,所以这个节气与家乡不同。
  • “法侣”:在这里指的是僧侣或者道士。
  • “晨星”:指的是星星。
  • “贺沼蒲稍绿”:这里指的是水边的蒲草稍微变绿了。
  • “吼山石孔青”:形容石头上的裂缝或孔洞在雨后变得青绿。
  • “良朋君岂恋”:表示诗人与朋友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即使远离家乡,也不必担心。
  • “同调有原鸰”:这里的“原鸰”可能是指一种鸟类,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异乡的生活感受,表达了对家乡和亲友的深深怀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人也通过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坚定。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