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逢惠山人,曾说惠山好。
季子千里来,同饮惠山水。

【解析】

此为一首题画诗,是作者游览惠泉时所作。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到惠泉的经过,后两句写自己饮酒作画的情景。第一句“饮小修所携惠泉”,是说诗人携带惠泉水来到小修那里,小修是作者的朋友,也是一位擅长书画的人。第二句“昔逢惠山人,曾言惠山好”。“惠山”,今江苏无锡市西南,以产茶著名。相传晋代僧人慧理在此开山建寺,因而得名。唐代陆羽在《茶经》中称惠山为天下第三。诗人用一“逢”字,既表明自己与小修久别重逢的喜悦,又说明自己对惠山的景仰,同时也暗示了小修的名望高过自己。“曾言惠山好”一句,是对小修的赞美。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第三、四句写自己同小修饮酒作画的情景。“季子千里来,同饮惠山水。”季子,即季札,春秋时期吴国人,善于音乐和琴艺,曾随父伍子胥出使楚国,楚庄王欲观其琴技,他请庄王弹一曲,庄王为之起立三次(见《史记·吴太伯世家》),所以后人称他为“曲士”。这里指小修。“饮”字写出了诗人的兴致勃勃。“水”,指惠泉水。这两句意思是:我带着惠泉水来到这里,与小修共饮惠泉水。最后两句是说:“我与小修一起品评茶的优劣,一边品茶,一边挥毫泼墨作画。”

【答案】

饮小修所携惠泉

昔逢惠山人,曾言惠山好。

同饮惠山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