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吟何处最宜频,谷木溪西第一邻。
竹径清风啼黠鸟,柴门落日对闲人。
穿云渐觉香裘重,照水惟怜白发新。
常得杖藜随去住,不须琴酌在芳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秋晚过西庵》。
首句”游吟何处最宜频,谷木溪西第一邻。”意思是:我游走在山林之间,最适宜的地方就是溪谷旁那间小屋,因为那里是我最好的邻居。这里的”谷木溪西第一邻”指的是诗人最喜欢的地方,即西庵。
次句”竹径清风啼黠鸟,柴门落日对闲人。”意思是:沿着竹子铺成的小径,微风习习吹来,传来了鸟儿清脆的鸣叫;夕阳斜照在柴门,映照出一位悠闲的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
三句”穿云渐觉香裘重,照水惟怜白发新。”意思是:走在云雾缭绕的道路上,我感觉到身上的衣服越来越沉重;看到清澈的湖水,我想起了自己已经白了头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四句”常得杖藜随去住,不须琴酌在芳春。”意思是:我常常拿着拐杖漫步于山林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不需要琴声或酒宴来欣赏春天的美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游山玩水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宁静、美丽、和谐的自然世界。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明净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