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向沧江岁又迁,暮寒风雪独萧然。
自甘穷巷贫原宪,独对残书老郑虔。
万态时情双眼里,百年心事一灯前。
艰难最怕逢今夕,不守庚申亦不眠。

诗句解析

  1. 卧向沧江岁又迁,暮寒风雪独萧然。
  • 注释:“沧江”可能指代长江或某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岁又迁”意味着岁月流转,时间流逝;“暮寒风雪”描绘了一幅寒冷而孤寂的冬日景象。整体表达了诗人在寒冬中独自面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1. 自甘穷巷贫原宪,独对残书老郑虔。
  • 注释:“穷巷”通常指简陋的住所,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处的环境;“原宪”和“郑虔”都是历史人物,原宪是孔子的学生,以清贫著称,郑虔也是唐代著名画家,以画竹闻名。诗人通过与这些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贫贱却心无杂念、坚守节操的决心。
  1. 万态时情双眼里,百年心事一灯前。
  • 注释:“万态”指的是世间万物变化无穷;“时情”即时代的情感或变迁;“双眼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观察和感受;“百年心事一灯前”则暗示了诗人在微弱的烛光下思考着长久以来的人生经历和未来的计划。
  1. 艰难最怕逢今夕,不守庚申亦不眠。
  • 注释:“庚申”在这里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或日期,代表特定的时刻;“最怕”强调了诗人在特定时间所感到的恐惧或不安;“不守庚申亦不眠”表明即使面临困难,诗人也不愿意放弃,坚持到天明。

译文
卧向沧江岁月又迁移,暮寒风雪独萧然。
自我选择贫穷生活如原宪,独自对着残破书籍老郑虔。
世间万象尽入眼帘,百年心事都映照在微弱灯火前。
最担心的是今日夜晚到来,即便不守护庚申夜也不曾入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除夕夜的心境。诗中的“沧江”和“暮寒风雪”,营造了一个寒冷且孤独的环境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无奈感及对未来变化的焦虑。通过对比原宪和郑虔的生活态度,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清高节操的决心。诗句末尾的“最难怕逢今夕,宁死守庚申”展现了诗人对于特殊时刻(如除夕夜)的恐惧以及对坚守原则的执着。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和信仰的高度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