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纶
《遇仙桥》 -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 1. “遇仙漫作题桥客” - “遇仙”可能意味着桥因传说中的仙女而出名,或者是因为这座桥连接了两个美丽的地方——一个是仙女居住的桃花源,另一个是凡人可以访问的世界。“漫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丽传说的随意想象。 - “题桥客”指的是那些在桥上留下自己足迹和诗作的人。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桥的喜爱,以及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 2.
【注释】 雁字:指诗中的雁阵,即大雁排成的“一”字形。 紫塞:指边远荒凉的边关之地。 瘴江:南方多瘴气,这里泛指南方水乡。 淋漓翰墨:指诗作中用墨淋漓,笔力遒劲有力。 错落珠玑:形容诗文写得错落有致、绚丽多彩。 仓书:古代的一种书籍名称,这里代指书信。 鬼魅:比喻凶恶的坏人。 张草:展开草丛,指行军时队伍整齐地前进。 小篆:篆书的一种字体,这里指书法工整、秀丽。 【译文】 傍晚大雪纷飞
注释: 雁字:大雁排成的字形。 何事临池仿古踪,且看天上度雍雍:为何在池边模仿着古代的样子,抬头仰望天空中的雁阵。 分题蓟北来千里,住笔衡阳第几峰:雁群在蓟北地区飞行数千里后落下休息,我在衡阳写下了第几座山峰的名字。 势似风威欹复断,痕随天色淡而浓:雁阵的排列如同风吹过时形成的弯曲,随着天色的变化而浓淡不一。 奇书一种无人识,远寄深情不在封:这是一种奇特的书信形式,虽然人们无法理解
诗句解析: 1. 卧向沧江岁又迁,暮寒风雪独萧然。 - 注释:“沧江”可能指代长江或某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岁又迁”意味着岁月流转,时间流逝;“暮寒风雪”描绘了一幅寒冷而孤寂的冬日景象。整体表达了诗人在寒冬中独自面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2. 自甘穷巷贫原宪,独对残书老郑虔。 - 注释:“穷巷”通常指简陋的住所,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处的环境;“原宪”和“郑虔”都是历史人物,原宪是孔子的学生,以清贫著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惜春 ``` 荏苒惊看春又残,年光如水去潺潺。 ``` - 荏苒:形容时光飞逝的样子。 - 惊看:惊讶地观看。 - 春又残:春天已经快要结束了。 - 年光:这里指时光或岁月。 - 潺潺:形容流水的声音。 - 译文:时间匆匆,转眼间春天即将过去,就像水一样流淌而去。 ``` 千丝弱柳牵难住,百转流莺唤不还。 ``` -
雁字 彩笔凌空写不休,分行连属思悠悠。 若非边士传征苦,应是闺人寄别愁。 衔出寒芦横铁画,飞来新月凑银钩。 人间竞学钟王体,真迹依稀更可求。 【注释】 1、雁:这里指大雁的飞行轨迹。 2、“彩笔”句:用彩笔在空中书写,形容雁阵飞翔时排成一行或一列的样子。 3、“行行”句:每一只雁都像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一样。 4、“若非”句:如果这些雁没有经过边塞将士们长途跋涉的辛苦和离别的痛苦
解析与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送别朋友们的情景。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逐字释义,并配以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第一句 - 关键词: 清尊、饯年光 - 释义: “清尊”指的是酒杯,“饯年光”暗示着送别之际的宴会和庆祝。 - 译文: 我曾在春天时举办宴会,用美酒为我们的友情干杯。 第二句 - 关键词: 别酒、临岐各尽觞 - 释义: “别酒”是离别时的酒,“临歧”指分别的路口。 - 译文:
雁字 秋杪关河木叶疏,霜青水碧正来初。 分明天外看蝌蚪,零乱烟中混鲁鱼。 边檄似传苏武扎,聊城疑射仲连书。 翩翩厉翼冲星汉,文现长空碍紫虚。 注释: 雁字:指的是秋天的候鸟大雁。 秋杪:指秋天的末梢或秋天。 关河:指边境地区。 木叶:树叶。 霜青:形容霜色如青。 水碧:形容水的颜色如碧。 正来初:刚刚开始。 分天:比喻高远的天空。 天外:天空之外。 看蝌蚪:比喻雁群飞行的样子像蝌蚪一样。 零乱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全诗内容,最后结合重点词句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诗歌的标题、作者、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 本诗首句是“幽情写寄一书笺”,意为诗人将内心的幽愁寄托在书信之中,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秋夜旅怀 客人在客舍中,看到万木萧萧。夜灯寥寂,思绪无限。少年时期曾同学,如今都当上了高官。我虽老矣,仍想消除壮志未酬的雄心。像蓬蒿一样飘飞不定,我怨恨秋风。请谁为我排遣羁栖的忧愁?我独自悲歌,靠着剑雄。 注释译文 秋夜旅怀 :客舍萧萧万木中,夜灯寥寂思何穷。少年同学将登相,并岁生人久作翁。骥老未能消壮志,蓬飞不定怨秋风。凭谁为遣羁栖兴,独自悲歌倚剑雄。 【注解】 客舍萧萧:形容客店寂静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