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临池仿古踪,且看天上度雍雍。
分题蓟北来千里,住笔衡阳第几峰。
势似风威欹复断,痕随天色淡而浓。
奇书一种无人识,远寄深情不在封。

注释:

雁字:大雁排成的字形。

何事临池仿古踪,且看天上度雍雍:为何在池边模仿着古代的样子,抬头仰望天空中的雁阵。

分题蓟北来千里,住笔衡阳第几峰:雁群在蓟北地区飞行数千里后落下休息,我在衡阳写下了第几座山峰的名字。

势似风威欹复断,痕随天色淡而浓:雁阵的排列如同风吹过时形成的弯曲,随着天色的变化而浓淡不一。

奇书一种无人识,远寄深情不在封:这是一种奇特的书信形式,虽然人们无法理解,但它们承载着深深的情感,并不被封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雁为对象,描绘了雁阵的形状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雁群飞行的高度赞扬和对雁群迁徙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人也借雁阵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首句“何事临池仿古踪”,诗人以雁阵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雁阵的形状和排列方式,表达了对雁阵飞行高度的赞美之情。

诗人用“且看天上度雍雍”一句,点明了雁阵飞行的方向,同时也暗示了雁阵的有序性和规律性。

第三句“分题蓟北来千里”,诗人以雁阵为引子,进一步描绘了雁阵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雁阵迁徙的路程之长。

诗人用“住笔衡阳第几峰”一句,巧妙地将雁阵与地名相结合,表达了对雁阵迁徙规律的深刻理解。

诗人用“势似风威欹复断,痕随天色淡而浓”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雁阵的形状和颜色变化,表达了对雁阵飞行高度的高度赞扬和对雁阵迁徙规律的深刻理解。

诗人用“奇书一种无人识,远寄深情不在封”两句,巧妙地将雁阵与书信相结合,表达了对雁阵迁徙规律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雁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规律的深入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