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月江上明,清光泛流水。
北有愁思妇,南有游荡子。
荡子行未归,思妇安所止。
姑老在高堂,贫贱复如此。
君行忽逾年,膏沐谁为理。
妾心金石坚,不逐浮云起。
会合良未期,离乱何时已。
君当复来归,妾当效同死。
凌风愿翱翔,扬波愿杭苇。
再遂平生欢,被服纨与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品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所给出的诗句,最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比对分析,得出答案。此题要求学生注意重点字词的把握,并了解其含义。“荡子行未归”中的“荡子”指不安定或无业游民。“君当复来归”中的“君”指诗人自己。
【答案】
第一联:孤月照江水,映出清辉;月光如水般地泛在江面上。
译文:一轮孤月洒向江中,清光洒满了流水。
注释:孤月:指月亮孤单地挂在天空。清光泛:月光流到江里。
第二联:南有游荡子的思妇,北有不归的荡子;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家的人儿啊,你在哪里呢?
译文:南方有个思妇,北方有个游荡的男子。这两句是互文见义,意思都是说:“你在外面漂泊,我在家里思念你。”
注释:“游荡子”:指不务正业、到处流浪的人。“安所止”:你到哪里去了。
第三联:姑老在高堂,贫贱复如此;君王出行一年了,我该为谁去洗头梳发啊!
译文:婆婆年事已高还在高堂上,我们穷得连生活都困难,像这样贫穷而不幸。
注释:姑:婆婆。高堂:旧时对长辈妻子的尊称。“贫贱”句:意思是说,自己现在处境贫苦。
第四联:君当复来归,妾当效同死;愿凌风翱翔,扬波愿杭苇。
译文:希望你能回来与我团聚,我会与你共患难。我愿乘风高飞,扬起波浪,就像芦苇一样飘荡。
注释:凌风翱翔:乘着风飞向高空。杭苇:扬起波浪像芦苇那样飘扬。
第五联:再遂平生欢,被服纨与绮。
译文:再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望,让我们穿着绫罗绸缎,度过美好的时光。
注释:“纨”与“绮”,都是细绢,这里指丝织品。
赏析:这首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首联写江边明月映照江面,写出了月光的清朗。颔联写思妇和游子分别的情景,表现了游子的漂泊不定以及思妇的寂寞无聊。颈联直抒胸臆,表现了思妇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尾联通过“凌风”“扬波”的想象,表达了思妇对远方游子的期盼与祝愿。全诗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富有浪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