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宦已多年,胡为病莫痊。
司徒书伟绩,太史志新阡。
宰木滋寒雨,佳城锁暮烟。
无由浇絮酒,些罢倍凄然。

【注释】

显宦已多年:显宦,指显贵的官职。已多年:已经很多年了。胡为:为什么。病莫痊:病不能痊愈。司徒:官名。书伟绩:书写伟大的事迹。太史:官名。志新阡:记载新坟。宰木:主管祭祀的人。滋寒雨:滋润着寒冷的雨水。佳城:美好的坟墓。些罢:一些罢了。凄然:凄凉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秋所作。当时,杜甫因直言进谏而触怒了肃宗皇帝,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只好携家眷离开长安,到华州去任县尉。这时他的心情十分悲凉,于是写下了这首《挽祠祭郎中孙恕》。

诗的起首两句“显宦已多年,胡为病莫痊”,意思是说,显赫的官位已经有很多年了,可是为什么病还治不好呢?这两句表面上是在感叹自己的不幸,实际上却是借以抒发对国事的忧虑之情。因为杜甫深知,唐王朝的衰弱已经到了极点,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国家就要灭亡了。因此,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司徒书伟绩,太史志新阡。”这两句意思是:司徒大人书写了巨大的功绩,太史大人记载下新坟。这两句是对孙恕生前事迹和功德的赞颂。孙恕曾任司徒、太史等职,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深得人民爱戴。他的政绩和品德都值得后人学习和传颂。

“宰木滋寒雨,佳城锁暮烟。”这两句意思是:主管祭祀的人用树木来滋生寒冷的细雨,美好的坟墓被烟雾笼罩。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幽静的景象,使人感到一种凄凉和寂寞。诗人借此表达了他对亡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和不安。

“无由浇絮酒,些罢倍凄然。”这两句意思是:没有机会喝上一杯消愁解闷的美酒,这些悲伤又增添了几分凄然。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最后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和不安。这种担忧和不安源于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担忧,也源于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它以真挚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对个人和家庭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