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开平道,方知异土宜。
驼蹄供客饱,马潼醉人迟。
日暮雕声惨,途长马力疲。
阴山在何处,极目塞云飞。
注释:
开平道中二首
自入开平道,方知异土宜。
驼蹄供客饱,马潼醉人迟。
日暮雕声惨,途长马力疲。
阴山在何处,极目塞云飞。
译文:
自从进入开平道,才知道这里土地不同寻常。
骆驼的蹄子供应客人吃饱,骏马却让醉人步履迟缓。
太阳西落时,雕鸟的哀鸣声让人心酸,路途遥远使得马儿疲惫不堪。
阴山在哪里呢?我极目远眺那片塞北的云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进入开平道后所感受到的地理环境与人文风情。
第一句“自入开平道,方知异土宜。”表达了作者初次进入开平道时的惊讶和好奇,因为这里的土地与中原大相径庭,充满了异域风情。
第二句“驼蹄供客饱,马潼醉人迟。”则形象地描绘出当地的饮食文化。驼蹄是当地的特产,为客人提供丰盛的食物;而马匹则被用于娱乐,使人沉醉。这里的马潼可能是某种娱乐方式,或者是一种特殊的饮品。
第三、四句“日暮雕声惨,途长马力疲。”则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描述。日暮时分,雕鸟的哀鸣声让人心生伤感,道路漫长使得马匹疲惫不堪。这两句诗通过声音和动作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开平道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
最后两句“阴山在何处,极目塞云飞。”则是诗人对于阴山所在位置的询问和感慨。阴山位于边疆地区,难以辨认其具体位置,只能通过极目远眺来感知它的存在。同时,这两句诗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防安全的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