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经行惯,重来恰暮春。
雨晴山涌翠,花落草成裀。
林下麋呼子,阶前鹤迓人。
小轩清可爱,独坐对湘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重积累,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注意结合题目所给的提示和注释,分析诗中景物的特点,体会其意境。
第一二句是说此地经常经过,重来时正是暮春时节,所以景色格外宜人。第三、四句写雨后山翠欲滴,花落如茵;第四、五句写林下麋鹿呼唤着小儿子,阶前白鹤欢迎着客人。第六句写小轩清新可爱,自己一个人坐在轩内,对着湘竹欣赏。最后一句是说自己独坐欣赏湘竹,感到十分惬意。全诗语言清丽,富有情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
【答案】
译文:
此处经常经过,重来时正是暮春时节,所以景色格外宜人。雨后山翠欲滴,花落如茵。
林下麋鹿呼唤着小儿子,阶前白鹤欢迎着客人。小轩清新可爱,自己一个人坐在轩内,对着
湘竹欣赏。全诗语言清丽,富有情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中描写了诗人经过驿路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感。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此地”,就是作者曾经多次经过的界河驿;“经行惯”表明诗人与这里有着很深的感情,“重来恰暮春”点明这次重游是在暮春季节,正是百花烂漫的时候。“雨晴山涌翠,花落草成裀。”这一句写雨过天晴,山青水绿,草木丛生的景象。“雨霁”之后,山峦叠嶂之中一片苍翠,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分外娇嫩可爱;“花落草成裀”,则是说春雨过后,花瓣落满大地,草丛铺成了地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两句写景,写得细腻生动,充满了勃勃生机。“林下麋呼子,阶前鹤迓人。”这两句写动物们也在欣赏眼前美丽的风景。林中的麋鹿叫着小儿女;台阶前的仙鹤也迎着行人。“林下”“阶前”写出了环境的静谧,而麋鹿、鹤等动物的出现又增添了热闹的气氛。诗人在这里用动衬静,使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相互映衬。“小轩清可爱,独坐对湘筠。”诗人独自坐在小轩里欣赏美景,面对的是质地细密、纹理清晰的竹子。这几句写的是诗人在小轩中独自欣赏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小轩”是小巧玲珑的轩窗,“清”字写出了小轩的清新雅致。“独坐”则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对湘竹”既写出了小轩的位置,也写出了诗人的心情。他正以湘竹为伴,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全诗语言清丽,富有情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