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高突兀,阑槛倚云中。
风铎几声响,花灯万点红。
焰腾晴汉上,影落太湖中。
入夜祥光动,犹疑降火龙。

【注释】

浮屠:佛塔。阑槛:栏杆。几声:几阵。祥光:吉祥的光辉。

【赏析】

《观华严寺塔灯》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塔灯”为描写对象,通过描写塔灯的灯光映照出美丽的夜景,表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

首联“浮屠高突兀,阑槛倚云中。”描绘了华严寺塔的高耸入云、壮丽非凡的景象。“浮屠”指的是佛教中的塔,通常用来存放佛像和经书等物品。“阑槛”是指楼台上的栏杆,这里用来形容塔的高度和壮观。“突兀”则形容塔的轮廓清晰、气势恢宏。这两句话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塔的雄伟形象,为后面的描述打下了基础。

颔联“风铎几声响,花灯万点红。”则是对塔灯的细致描绘。“风铎”是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这里指代的是塔上的音乐装置或者装饰品,它们在风中发出声响。“花灯万点红”则是形容塔灯发出的光线如同繁星点点的花朵一样美丽。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塔灯的美丽景象,还传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景象的赞美之情。

颈联“焰腾晴汉上,影落太湖中。”进一步描绘了塔灯与自然景观的交融之美。“焰腾晴汉上”指的是塔灯的光芒仿佛升上了天空中的白云之上,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而“影落太湖中”则形容塔灯的影子落在了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两句话通过对光与影的描写,展现了塔灯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尾联“入夜祥光动,犹疑降火龙。”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入夜祥光动”指的是夜色降临后,祥光开始闪烁起来,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犹疑降火龙”则是比喻说那光芒就像龙一样威武雄壮,给人带来一种敬畏之感。这句话通过对祥光和龙的形象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塔灯所蕴含的佛教文化的深厚敬意和虔诚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华严寺塔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