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令尹才华好,派出韶阳宰相家。
蚤步玉堂曾视草,迩来山县又栽花。
天连五岭闲宵柝,日上三竿罢早衙。
圣主临轩思致治,莫随勾漏问丹砂。

寄富川知县张纯

陈琏赋诗赞才俊,寄言富川知县张纯

  1. 诗歌原文
    富川令尹才华好,派出韶阳宰相家。
    蚤步玉堂曾视草,迩来山县又栽花。
    天连五岭闲宵柝,日上三竿罢早衙。
    圣主临轩思致治,莫随勾漏问丹砂。
  2. 诗歌解析
    这首诗是明初广东东莞人陈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诗中称赞富川知县张纯的才华与才干,将他比作韶阳宰相家的人物,表达了对这位知县的敬佩之情。
  3. 诗人介绍
    陈琏(1370-1454),明初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宣德间任国子祭酒,正统初仕至南京礼部侍郎,家有万卷,藏书甚富。他的诗作风格严谨,内容丰富,被誉为明代中期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4. 诗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富川知县张纯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诗中的“富川令尹才华好”表达了对张纯才能的肯定,而“派出韶阳宰相家”则暗示了他的出身不凡,有着高贵的血统。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张纯在任职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如“蚤步玉堂曾视草”、“迩来山县又栽花”,都体现了他在治理过程中的智慧与才干。
    诗中还通过“日上三竿罢早衙”等意象,展现了他对工作的态度认真严谨,不辞辛劳的精神风貌。最后一句“圣主临轩思致治”,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统治者能够重视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整首诗既赞美了张纯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期待。
  5. 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和生动形象的描绘上。诗人运用了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使得读者能够迅速理解诗人的意图并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6. 历史背景
    陈琏生活在明朝初期,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这样的背景下,陈琏的创作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寄富川知县张纯》这首诗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它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才华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期待。
  7. 文化意义
    这首诗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其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扬上。它展示了诗人对于才华与品德的看重,对于勤奋与责任的追求。这些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教育意义
    这首诗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其对年轻一代的启发和引导上。诗人通过赞美张纯的才华与成就,鼓励年轻人要珍惜机遇,努力提升自我。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