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立湖中孰敢攀,何人唤作大姑山。
半弯新月开眉黛,一朵晴云拥髻鬟。
自喜乾坤同寿算,何须灵药驻容颜。
平生持守孤高节,肯学英娥不复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大姑山》。下面是逐句解释:

  1. 玉立湖中孰敢攀,何人唤作大姑山。
  • “玉立”形容山峰高耸如玉,”湖中”指在湖中的山景,”孰敢”意为谁敢于攀登,”呼唤”表示对山峰的称呼。这里表达了对大姑山的赞美,认为它是如此的高耸和美丽。
  1. 半弯新月开眉黛,一朵晴云拥髻鬟。
  • “半弯新月”描绘了月亮的形状,像是眉毛般弯曲,”开眉黛”则形容月亮如同美人的眉毛一样美丽。”一朵晴云”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云朵的形状,”拥髻鬟”则是形容云雾像女子的发髻一样围绕在山峰上。
  1. 自喜乾坤同寿算,何须灵药驻容颜。
  • “自喜”表达了对自己拥有长寿和美好品质的自信,”乾坤”指的是天地,”同寿算”意味着与天地一样有长久的生命。”灵药”通常指的是长生不老的药物,而这里作者表达了不需要这种药物来保持青春,他相信自己的品德和精神是真正的长寿之源。
  1. 平生持守孤高节,肯学英娥不复还。
  • “平生”指的是一生,”持守”表示坚持某种原则或信念,”孤高节”指的是坚守自己的节操,不随波逐流。”英娥”指的是美女,”不复还”则是指不再回来,这里用来形容英娥的美丽和高贵,但在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坚守的原则和节操是不可动摇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大姑山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高尚情操。诗中的”大姑山”不仅仅是一座山的名字,更是代表了作者心中的道德准则和人生追求。通过对大姑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自己坚持道德操守的决心。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尚人格的赞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