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阑干瞰水隈,吕岩遗迹半荒苔。
檐飞晓日天应近,门锁春风昼不开。
夏口波光将绿绕,汉阳树色送青来。
紫箫吹彻还惆怅,不见仙人骑鹤回。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
百尺阑干瞰水隈,吕岩遗迹半荒苔。
檐飞晓日天应近,门锁春风昼不开。
夏口波光将绿绕,汉阳树色送青来。
紫箫吹彻还惆怅,不见仙人骑鹤回。
译文
黄鹤楼高耸入云,俯瞰着江边的风景。吕岩留下的遗迹已被野草掩盖。
清晨阳光照射在屋檐上,天空似乎更近了;但门锁着,春风无法吹开,显得有些冷清。
夏口的绿波环绕过来,汉阳的树木颜色送来春天的气息。紫箫声中充满了哀愁,却看不见那仙人骑着白鹤回到这里。
赏析
崔颢的《黄鹤楼》通过描绘黄鹤楼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此诗不仅描绘了黄鹤楼的建筑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怀念。首两句“百尺阑干瞰水隈,吕岩遗迹半荒苔”,通过对黄鹤楼的高度和历史遗迹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檐飞晓日天应近,门锁春风昼不开”则进一步描绘了黄鹤楼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比清晨的阳光和夜晚的锁闭,展现了黄鹤楼在不同时间的美丽变化。
第三、四句“夏口波光将绿绕,汉阳树色送青来”,诗人将视线从黄鹤楼转向了周围的自然景观,特别是汉阳地区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江水的绿色,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生动和诗意。最后两句“紫箫吹彻还惆怅,不见仙人骑鹤回”,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想象仙人归来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以黄鹤楼为载体,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周边自然风光的描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空灵、超脱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