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金鸡动北辰,五云阙下听丝纶。
金泥照耀传天旨,冠冕从容拜紫宸。
四海氛埃俱荡涤,明廷治化喜更新。
小臣接武夔龙后,愿效华封祝圣人。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可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承天门听赦”是第一句,写诗人昨夜听到朝廷宣布赦免天下的诏书。“昨夜金鸡动北辰”,承启首“昨夜”,点明时间。“昨夜”与“金鸡”相呼应,又与“五云阙下听丝纶”照应,表明这是一次赦免天下的大典。“金鸡”“五云”都是祥瑞之物,这里借以说明赦令颁布的时机和意义。“五云阙下听丝纶”,承启“承天门听赦”。言者“五云之下”,“听”者“丝纶之下”。“听丝纶”即听诏书,表示皇帝对天下的安抚。“昨夜”与“听丝纶”照应,又与后文的“四海氛埃俱荡涤”相呼应,表明赦宥的范围很广。“冠冕从容拜紫宸”,承启“五云阙下听丝纶”。冠冕从容,意谓皇帝从容不迫。紫宸,指代皇帝居处。“冠冕从容拜紫宸”,承启“承天门听赦”。言者“冠冕从容”,表示赦宥的范围很广;听者也“冠冕从容”,表示赦宥的范围很大,也意味着被赦免的人很多。“四海氛埃俱荡涤,明廷治化喜更新。”承启“四海氛埃俱荡涤”。言者与听者都为大赦而欣喜。“四海氛埃”,泛指全国。“明廷”,指朝廷。此言赦宥的范围很大,包括全国;朝廷治理得当,国家安定,因此人们为之高兴。这两句是说,大赦天下,使天下太平。“四海氛埃俱荡涤”与“四海氛埃俱荡涤”前后重复,用词准确,语意明确。“四海”一词,既指全国广大地域,又指全国各地、各地百姓。“四方”则专指全国各地。“四海”与“四方”相对照,更突出了“四海”的广泛范围,从而突出了赦宥的范围广大。这两句是说,全国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明廷治化喜更新”承接上句,进一步说明赦宥的意义。“明廷”,指京城,即朝廷。“治化”指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喜更新”,指高兴、喜悦之情。这两句是说,全国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政治清明,国家治理得很好,因此人们为此而高兴。这两句是说,全国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政治清明,国家治理得很好,所以人们为此而感到高兴。这两句是对赦免意义的总括,也是作者对赦免意义的个人感受。这两句与前两句相互照应,衔接紧密,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赦宥这一重大事件的深切关注和热情赞颂,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答案】

昨夜金鸡动北辰(金鸡:古代传说中报晓的仙鸡),五云阙下听丝纶(阙:宫阙)。金泥照耀传天旨(金泥:金饰的泥土),冠冕从容拜紫宸(冠冕:古代帝王戴的礼帽;紫宸:天子所居)。四海氛埃俱荡涤,明廷治化喜更新(四海:指全国,四方:指全国各地)。小臣接武夔龙后(武:诸葛亮字;夔龙:指汉伏波将军马援;后:指后来的),愿效华封祝圣人(华封:指《尚书》中的《禹贡》,其中记载了大禹巡视天下,到东方诸侯国时,曾到过泰山脚下的曲阜,他派人去祭拜当地的神社。《礼记·檀弓下》中说:“孔子少孤贫,贱老而为士师”,孔子死后,弟子根据孔子生前的愿望,把他葬在曲阜,并立庙祭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