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铎南安已九年,西江人士共称贤。
宾筵佳豆诸生荐,讲席青毡奕世传。
芹泮香清时雨足,梅关翠合瘴云连。
稽勋早晚膺高擢,定有声名著日边。
【注释】
1、振铎(duó):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金属或竹子做成,形如铃,用以发出声音。
2、西江:指长江在江西境内的一段。
3、宾筵:宴席。
4、芹泮: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叫“解元”,这里借指科举考试。
5、梅关:地名,在广东省。
6、稽勋(qǐ xiū):查核功绩、功过。高擢:提升。
7、定:肯定。有声名著日边:名声传遍天下。
【赏析】
《寄南安训导廖慎初》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作品,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冬。这首诗是诗人对南安训导廖慎初的劝勉与祝福,表达了诗人希望廖慎初能早日得志、声名远播的美好愿望。
第一句“振铎南安已九年”,诗人回忆过去九年间他在南安(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担任县令时的情况。“振铎”是指古代官员手持的铃铛,用来发出声音以警示行人。诗人在这里用“振铎”来形象地表示自己在南安任职期间的勤政为民。第二句“西江人士共称贤”,诗人提到在南安任职期间,当地的百姓和士人都非常称赞他的政绩和德行。“西江”是古代对中国南方地区的泛称,这里特指广东、广西等地。这里的“贤”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第三句“宾筵佳豆诸生荐”,诗人回忆起他为学生们举办宴会时的情景。“宾筵”指的是宾客的宴席,这里比喻为学子们的聚会场所。“佳豆”是一种珍贵的食物,这里用来形容学生们对他宴请的感激之情。第四句“讲席青毡奕世传”,诗人回忆起自己讲授经书的情景。这里的“讲席”指的是讲学的地方,“青毡”指的是青色的地毯,这里用来比喻讲学场所的整洁和庄严。“奕世传”指的是世代相传。这里的“奕”字意为盛大,代代相承。第五句“芹泮香清时雨足”,诗人回忆起家乡的风景和自己的心情。“芹泮”是指科举考试中的乡试第一名,这里借指自己的功名。“香清”形容家乡风景的美好,“时雨”指的是及时的春雨,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心情舒畅愉悦。第六句“梅关翠合瘴云连”,诗人回忆起自己离开家乡前往广东时的场景。“梅关”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商贩之路,也用来比喻仕途的艰险。“翠合”指的是翠绿的树叶相连,这里用来比喻家乡与远方的连接。第七句“稽勋早晚膺高擢”,诗人祝愿廖慎初在官场上能够获得提拔和成功。“稽勋”是指查核功绩,“高擢”指的是提拔。第八句“定有声名著日边”,诗人最后表达对廖慎初的祝福和期望。“声名”指的是声誉和名声,“日边”指的是天边,这里用来比喻名声传遍天下。
这首诗通过回顾自己在南安的工作经历和与学生、家乡的互动,表达了对廖慎初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才华和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