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成都万里馀,锦城风致胜如初。
西川人物逢熙运,阖郡官僚迓使车。
灌口尚存秦守庙,石经犹是汉时书。
观风问俗真吾事,不学杨雄赋子虚。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自入成都万里馀”,点明诗人入城后的感受。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古称锦官城,有“天府之国”之称誉,是唐代著名的大都市,诗中指的应是当时的成都。诗人入城后的感受,可从以下几方面体会:一是对成都景色的赞美;二是在西川(即剑南西川节度使治所)的见闻感受;三是与当地官僚交往的情况;四是对风俗民情的观察和了解。

二、三两句“锦城风致胜如初,西川人物逢熙运”,“锦城”即成都,“风致”指风景和人情。成都风景优美,人民热情好客,所以“胜如初”,而成都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一度成为西南政治经济中心,这里又是杨贵妃的老家,自然更加繁华热闹。诗人在这里遇到很多有才学有作为的人,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四、五句:“灌口尚存秦守庙,石经犹是汉时书”,“灌口”指灌县(今四川灌县东南),“秦守庙”是纪念秦朝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治水有功而建立的神庙,“石经”指刻在石碑上的经典。诗人来到成都,首先去参观了“灌口秦守庙”。这使他想起了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伟大功绩。

六、七两句“观风问俗真吾事,不学杨雄赋子虚”,“观风问俗”指观察当地的民情风俗。“子虚”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名作《子虚赋》中的主人公,此指作者自己。作者到成都,主要是为了考察民风民俗,以资借鉴和参考。但诗人认为,他的目的不在于此。因为他认为,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那就如同司马相如那样,只会空谈虚妄之言,而得不到实际有用的结果。因此,他决心不学司马相如那种只重虚名、不务实学的作风,而是要学习那些能够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人。

【注释】

自:从

万里馀:余:多。

胜:比得上。

熙运:太平盛世。

灌口:灌县的别称,属四川省成都市。

尚存:还有留存。

秦守:指秦时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的遗迹。

石经:刻在石碑上的经典著作。

杨雄:西汉辞赋家,作《羽猎赋》、《甘泉赋》。

子虚:传说中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名作《子虚赋》中的主人公。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游历成都后的感怀之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成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成都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