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精篮多近山,宝光喜在郡城间。
风清杰阁钟声迥,露落空坛幡影寒。
满壁丹青见图画,沿阶花卉半芝兰。
老僧此日成新阁,有待重来独倚阑。

【注释】

1.宝光寺:在四川眉山市。

2.精篮:即“篮”,古代盛物的器具。

3.近山:靠近山。

4.郡城:古时指县治所在地,这里指成都。

5.杰阁:高大雄伟的阁楼。

6.露落空坛:空坛上露水晶莹如玉。

7.丹青:指画笔,也泛指绘画。

8.花卉半芝兰:花与草本植物。芝兰:香草名,比喻高洁。

9.成新阁:建成新楼。

10.有待重来:期待再次来访。

【赏析】

《宝光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宝光寺周围环境之美及老僧修建新阁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首句“西蜀精蓝多近山,宝光喜在郡城间。”写宝光寺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色。蜀地山川秀丽,宝光寺建于群山环绕之中,其周边自然景观极为丰富。其中,“精蓝”指精工制作的篮筐,象征着美丽和精巧;“郡城”则指的是四川省内的城市成都,这里也是诗人生活的地方。因此,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宝光寺地理位置的赞美,还暗示了诗人与家乡之间的深厚感情。

接下来两句,“风清杰阁钟声迥,露落空坛幡影寒。”“风清杰阁”中的“风清”形容空气清新,“杰阁”指的是高大宏伟的阁楼;“露落空坛”中的“露落”表示露水晶莹剔透,而“空坛”则意味着空旷的祭坛。这些词语共同勾勒出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后两句“满壁丹青见图画,沿阶花卉半芝兰。”描述了寺庙内的装饰和植被。这里的“丹青”泛指绘画作品,诗人通过这些画作展现出了寺庙的美丽和祥和;“花卉”则代表着生机勃勃和美好。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宝光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最后一句为“老僧此日成新阁,有待重来独倚阑。”,“老僧”指的是宝光寺的老僧,而“重来”则暗示了诗人未来可能会再次回到这个地方。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老僧的敬意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文化之韵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