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承恩命出都城,偶遇端阳在济宁。
老我投闲头已白,故人来见眼终青。
菖蒲泛酒清堪爱,角黍堆盆味更馨。
寂寞屈原当日事,未须痛饮读骚经。

【注释】

①七言近体:七言绝句。

②都城:指京城。

③端阳:农历五月五日,为古代端午节。

④投闲:辞官隐居。头已白:头发已白。

⑤角黍:粽子,一种用竹叶包裹糯米蒸熟的食品。

⑥痛饮:喝得大醉。

⑦骚经:指《离骚》,是屈原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出京途中,偶遇王舜耕王庭学来访,因赋七言近体二首以叙别。全诗前两联叙事,后两联抒情,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首联“昨承恩命出都城,偶遇端阳在济宁”,回忆自己去年奉命到京都,偶然遇到端午佳节。此句点明了诗人去职时间以及所到之地,同时暗含了诗人对端午佳节的怀念。

颔联“老我投闲头已白,故人来见眼终青”,表达了诗人年老辞官归家的心情和对朋友重访的惊喜。诗人虽然已经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而老朋友突然来访,让诗人感到非常高兴。

颈联“菖蒲泛酒清堪爱,角黍堆盆味更馨”,描绘了端午佳节的热闹场景。诗人用“菖蒲”和“角黍”两个节日食品,来表达自己对端午佳节的喜爱和怀念。其中“菖蒲”指的是一种香草,古人认为可以祛病除邪;而“角黍”则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形状像菱角,寓意团圆和和谐。诗人通过这两个细节,展示了自己在节日期间的生活情趣。

尾联“寂寞屈原当日事,未须痛饮读骚经”,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历史的感慨。诗人提到屈原的故事,暗示了自己曾经有过的辉煌,但也表达了自己目前的处境。同时,诗人也提醒自己,不必过分沉湎于过去的辉煌,而是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端午佳节的热爱,又流露出他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