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彻夜雨潇潇,枕簟生凉暑气消。
自是思亲不成寐,非干窗外有芭蕉。
这首诗是苏轼的《宿来安驿听雨偶成》,其原文如下:
茅檐彻夜雨潇潇,枕簟生凉暑气消。
自是思亲不成寐,非干窗外有芭蕉。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旅途中,夜晚听到外面淅沥的雨声而作。诗中的“茅檐”指的是简陋的房屋,而“雨潇潇”则描绘了夜晚雨点密集、连绵不断的场景。诗人通过“枕簟生凉”和“暑气消”两句,生动地传达了夜晚的寒冷与凉爽。
第二句“自是思亲不成寐”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人而难以入眠的情感。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芭蕉”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思乡之情。芭蕉树生长迅速,一夜之间即可长成,而诗人却因为思念家乡而不能成眠,形象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最后一句“非干窗外有芭蕉”则是对前两句的解释和回应。这里的“非干”可以理解为不是由于外部原因(如芭蕉树)导致的失眠,而是诗人自己内心的原因。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的坚韧与乐观,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积极面对,不能因为外界因素而放弃或退缩。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雨景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洒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典故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