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内,少壮能几何。
欢乐常恨少,暌离恒苦多。
中宵揽衣起,桂影自婆娑。
仰视牛女星,相望隔银河。
昔人秉烛游,岁月恐蹉跎。
沉思耿不寐,太息继以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句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进行分析。本诗为拟古十九首组诗中的第十八首。此首写人生苦短,欢乐少而暌离多,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人生百年内,少壮能几何”,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这是从人的一生来看的,是就整体而言,强调的是时间之短;“欢乐常恨少,暌离恒苦多”,欢乐少而暌离多,这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的,也是就个体而言,强调的是欢乐少,所以快乐难寻。这两句一正一反,既表达了人世的无奈,也表达了人世的艰辛。

“中宵揽衣起,桂影自婆娑”。夜深人静时,诗人披衣而起,独自在月光下徘徊,欣赏着桂花的倩影。“桂影自婆娑”一句,写出了月亮明亮、桂树挺拔的特点,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明澈与洁净。

“仰视牛女星,相望隔银河”两句,写诗人抬头仰望天上的牛郎织女星,他们相隔天河相望。牛郎织女故事流传很广,家喻户晓,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感触,只是觉得“岁月恐蹉跎”,岁月如此匆匆流逝,让人不免有些惋惜。

“昔人秉烛游,岁月恐蹉跎。”昔日有人手捧灯火游玩,如今却担心时光荏苒,光阴不再。《淮南子·原道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者,其天下不亦大乎?”可见古人对于时间的珍惜,对于光阴的珍重。

“沉思耿不寐,太息继以歌”,诗人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心中满是惆怅与感伤,只好吟诵《诗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情。

【答案】

人生百年内,少壮能几何。欢乐常恨少,暌离恒苦多。中宵揽衣起,桂影自婆娑。仰视牛女星,相望隔银河。昔人秉烛游,岁月恐蹉跎。

太息继以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