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秋已半,人间夜气澄。
六合静无氛,银河寒欲冰。
皓月流金波,疏星低玉绳。
虚堂集尊俎,转觉忧思增。
光摇莲炬粲,香爇篆烟腾。
嘉会固云乐,念念在亲朋。
佳期久乖阔,何时还合并。
沉思不成寐,兀坐候晨兴。
【赏析】
《中秋对月有怀滁阳诸公》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天宝三年(744年)中秋之夜所作。
此诗是一首抒情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当时李白流放夜郎,遇赦返回,与故友相会。诗人面对明月,想到滁州的朋友们,写下了这首充满友情和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篇。
首联“天上秋已半,人间夜气澄”,意思是说:天上秋天已经过去一半,人间夜色清明。这两句诗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六合静无氛,银河寒欲冰”,意思是说:整个宇宙都显得宁静而肃穆,连银河也像寒冰一样清冷。这句诗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颈联“皓月流金波,疏星低玉绳”,意思是说:皎洁的月亮如流动的金波,稀疏的星星似垂落的玉绳。这句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尾联“光摇莲炬粲,香爇篆烟腾”,意思是说:烛光摇动着莲花般的蜡烛,烟气缭绕着篆香的烟雾。这句诗既表现了节日的氛围,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这首诗以“中秋”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