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雨洒芳甸,驰道绝纤尘。
之子献成绩,启行在兹晨。
亲朋总来饯,祖帐近龙津。
柳条已堪折,离思徒纷纷。
扁舟过淮泗,遥瞻岱岳云。
金台不日至,趋朝拜严宸。
天官应奏最,祇沐九重恩。
显擢谅可期,勖哉励忠勤。

【注】灵雨:及时雨。

芳甸:芳草遍地的田野。

驰道:官道。

启行:出发。

祖帐:饯别的帐幕,也指饯别宴席。

金台:指京城。

天官:指朝廷官员,这里指皇帝。

显擢:显著提拔。谅:相信,料想。

勖哉:勉励啊。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在赴京途中,为一位名叫夏吏目的朋友饯行的赠别之作。全诗以清新自然、质朴无华的语言,抒发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以及自己的离别之情。

第一联“灵雨洒芳甸,驰道绝纤尘”描绘了一幅雨后天晴,万物复苏的画面。春雨过后,大地一片生机勃勃,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都沐浴在雨水之中。然而,在这美好的环境中,道路上却不见一丝尘埃,显得格外洁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第二联“之子献成绩,启行在兹晨”则直接点明了送别的目的。在这里,“之子”指的是即将踏上仕途的友人,而“献成绩”则是指他所取得的成就。清晨,也就是启程的时刻,诗人特意设宴为他送行,表达对他的期望和祝福。

第三联“亲朋总来饯,祖帐近龙津”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这里,“亲朋”指的是亲朋好友们,他们纷纷前来为友人送行。而“祖帐”则是指送别宴席所在的帐篷,它位于龙津之畔,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第四联“柳条已堪折,离思徒纷纷”则是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感受进行了描写。柳条虽然已经长到了可以折断的程度,但离别的思念却依然纷乱如麻。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既表现了友人离别时的情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忧虑。

第五联“扁舟过淮泗,遥瞻岱岳云”则描绘了诗人自己即将踏上征途的画面。他乘坐扁舟渡过了淮河和泗水,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同时,远处的泰山巍峨耸立,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第六联“金台不日至,趋朝拜严宸”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政治生涯和抱负。尽管金台(指京城)尚未到达,但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前往朝见皇帝,希望能够得到重用和提拔。这里的“严宸”是指皇帝,诗人渴望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七联“天官应奏最,祇沐九重恩”则是诗人对皇帝的赞美和期望。他认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应当是最尊贵的,应该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愿意承受这份恩赐,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决心。

第八联“显擢谅可期,勖哉励忠勤”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劝勉。他认为友人的前途一定会光明灿烂,只要他能够勤奋努力,忠诚于事业,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希望友人能够珍惜这份友谊,共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