繄昔濂溪翁,图启太极秘。
岂惟开后学,往圣亦能继。
襟怀复洒落,人皆仰光霁。
惟子古渝彦,性资喜纯粹。
皎皎鸾凤姿,温温瑚琏器。
蚤探濂溪学,妙理独超诣。
端居澹无营,坐挹庭草翠。
灵台湛虚明,物欲岂能蔽。
光风与霁月,悠然见胸次。
愿言穷道源,直要溯洙泗。
光霁轩为蹇叔华赋
昔年濂溪翁,图开太极秘。
岂惟开后人,往圣亦能继。
襟怀洒落人,仰光霁之清。
惟子古渝彦,性资喜纯粹。
鸾凤姿温良,瑚琏器贵重。
早探濂溪学,妙理独超诣。
端居澹无营,坐挹庭草翠。
湛虚明灵台,物欲岂能蔽。
光风与霁月,悠然见胸次。
愿言穷道源,直要溯洙泗。
注释:
- 昔濂溪翁:指宋朝的张载(字子厚),他开创了理学的先河,因此称他为濂溪翁。
- 开后学:启迪和引导后来的学者。
- 往圣:古代的圣人,这里指张载这样的大儒。
- 襟怀洒落人:形容一个人心胸宽广,性情豁达。
- 仰光霁之清:意思是仰慕光霁亭的清明,比喻仰慕清廉高洁的品质。
- 惟子古渝彦:只有你这样的古代贤才。渝,通“儒”,指的是儒士。
- 性资喜纯粹:天性喜好纯真。
- 皎皎鸾凤姿:形容人的仪容端庄,如鸾凤般美好。
- 温温瑚琏器:形容人的气质温和,有如宝琏般的珍贵。
- 蚤探濂溪学:很早就学习濂溪先生的思想学问。
- 妙理独超诣:精妙的道理,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 端居澹无营:端然安居,内心淡泊而不追求功利。
- 坐挹庭草翠:坐在庭院中欣赏青草的绿色。
- 湛虚明灵台:形容心灵的深处非常清净明亮。
- 物欲岂能蔽:物质的欲望怎么能蒙蔽自己的心呢?
- 光风与霁月:比喻品德高尚的人的风采。
- 悠然见胸次:悠然自得地显露出内心的胸怀。
- 愿言穷道源:希望找到事物的根本道理。
- 直要溯洙泗:直截了当地追溯到孔子和孟子等人的教诲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蹇叔华的赞美之作。作者通过描绘蹇叔华的仪表、气质以及学术成就,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语言,如“光霁轩”、“光霁亭”、“鸾凤凰”等,都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将蹇叔华比作古代的圣贤,赞颂他的品德和才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和激情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