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坐不自适,言访石经山。
山峰何巍巍,矗立霄汉间。
禅扉洞然启,金碧炫晴峦。
古碑蚀苔藓,荒径杂荆菅。
贞珉镌内典,千载期不刊。
谛观悟真想,陡觉心清闲。
【诗句释义】
- 孤坐不自适:孤独地坐着,心里感到不自在。
- 言访石经山:说是要拜访石经山。
- 山峰何巍巍:山峰多么高啊?
- 矗立霄汉间:耸立在天空和云层之间。
- 禅扉洞然启:禅房的门大开。
- 金碧炫晴峦:黄金和碧玉闪耀着阳光照耀的山峰。
- 古碑蚀苔藓:古老的石碑上长满了苔藓。
- 荒径杂荆菅:荒芜的小路上长满了荆草。
- 贞珉镌内典:一块块坚硬的石头上刻着佛教经典。
- 千载期不刊:经过千年的时间也不会磨灭。
- 谛观悟真想:仔细观看,领悟到佛理。
- 陡觉心清闲:突然间觉得心情变得宁静。
【译文】
独自坐着心中不安,说要探访石经山。
山峰高耸如天,屹立在云霄之上。
禅房的门敞开着,金色与碧色的装饰映照在明亮的阳光下。
古老的碑石被岁月侵蚀,长满了苔藓,小径旁杂草丛生。
坚硬的石头上刻有佛像,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不会磨灭。
仔细观看,领悟到佛理,突然间觉得心情变得宁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访问石经山时的感受和景象。开头四句描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石经山的向往。接着,通过对山峰、门、石碑等景物的描述,展现了石经山的美丽景象。特别是“金碧炫晴峦”一句,通过色彩的对比,突出了石经山的壮丽和庄严。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绘了石经山的神秘感。诗人通过“古碑蚀苔藓”和“荒径杂荆菅”两句,传达了石经山的历史沉淀和自然之美。这里的“贞珉镌内典”一句,巧妙地将石经山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四句则是诗人的内心体验。诗人在仔细观照佛像和石碑的过程中,领悟到了佛理,从而感受到了心灵的平静和宁静。这里的“谛观悟真想”,不仅描绘了诗人对佛理的理解,也传达了他的内心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石经山的景色和佛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石经山的描绘,也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