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昆仑之西岷峨阴,天文上属井与参。危峰列嶂高万仞,色映银汉光沉沉。
忆初康回触折天柱时,娲皇炼石补天多苦心。故将太白作天骨,斯山独与同嵚崟。
势连西域白不断,极目万里皆瑶簪。阴风号寒滕六过,琪花六出成琼林。
飞鸟不敢度,矧有哀猿吟。光晶熠耀可望不可近,使人对此毛发寒森森。
其中何所有,冰蛇长十寻。雪□与雪鼠,谷底藏尤深。
万年坚冰消不得,岂畏夏日能流金。几回霜台闲骋目,独爱爽气清予襟。
何当乘风问真宰,请化此雪为甘霖。
【注释】
昆仑:山名,在今青海、新疆交界处。
岷峨:岷山、峨眉山,都是中国著名的高山。
天文:这里指天体运行规律。
井宿与参宿:二十八宿中的两个星宿名。
危峰列嶂:高耸入云的山峰。万仞:极高。仞为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
银汉:银河。
康回:传说中的帝王,相传曾触断天柱以救苍生。
娲皇:传说中的上古女帝,传说中炼石补天的神仙。
天柱:神话中支撑天地的支柱。天柱折断后,天空坍塌,大地陷入黑暗之中,万物凋零。
太白:金星,又名太白金星,是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它代表西方白虎之神。
嵚崟:形容高大挺拔的样子。
西域:指西部边远地区。
瑶簪:用美玉制成的头饰。
阴风:冷风。
哀猿:哀鸣的猿猴。
冰蛇:冰封的蛇,形容冰雪覆盖的景象。
雪□(yù):一种野菜,即卷叶菜。
雪鼠:一种生活在雪地下的动物。
霜台:泛指高耸入云的山峰。
爽气:清新的空气。
【赏析】
这是诗人对岷山的一次游历经历的描写和感慨,表达了对岷山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敬畏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形象生动传神,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描绘了岷山的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展现了其巍峨壮丽的气势。诗人用“昆仑之西”来突出岷山的地理位置,用“天文上属井与参”来说明其与天体运行规律相符合的特点。接着,诗人通过对山峰的高度、颜色等细节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岷山的雄伟壮观。
颔联则是诗人对岷山历史文化的回顾和思考。诗人通过回忆传说中的帝王康回以及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深深关切和期待。
颈联则转向对自然界的具体描绘。诗人用“势连西域白不断”来形容岷山连绵不绝的雪山景象,用“极目万里皆瑶簪”来赞美其壮美的景色。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阴风号寒滕六过”来表现了岷山的寒冷环境,用“琪花六出成琼林”来形容山上的花草之美。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岷山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尾联则转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诗人用“飞鸟不敢度”来表达了自然界的力量之大,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应当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道理。最后,诗人以“光晶熠耀可望不可近,使人对此毛发寒森森”来表达自己对岷山美景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也有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