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西接羌夷路,岷江湍急舟难渡。昔人以竹为索桥,风雨飘淋岂能固。
献王因之用意深,改造不惜千黄金。挽拖巨石出山麓,叠作厚址依江浔。
铁柱东西列相向,铁縆平施逾百丈。木板横铺若砥平,夷夏之人任来往。
我军千里戍松潘,长说岷江渡最难。自从铁索桥成后,馈运之人咸喜欢。
君不见驱石为桥桥岂成,掷杖为桥空有名。何如此桥坚且久,献王之功垂不朽。
【译文】
灌阳县西接吐蕃、南诏等部落,岷江水流湍急,难以过船。过去人们用竹索搭起铁索桥,风吹雨打也难以稳固。
唐朝献王为了便利交通,决定建造一座铁索桥,不惜花费大量财力。他用巨大的石块拖出山麓,层层叠起,作为铁索桥的支撑,十分坚固。木板铺成的桥面平整如砥,方便了夷夏各族人民来往。
我军驻守在松潘一带,常说岷江渡口最难过。自从建成这座铁索桥,来往的人都非常高兴。
你看不见用石头堆成桥梁,却永远也不能成功;用杖子架设桥梁,只是空有其名。只有这座铁索桥才能如此坚固长久,献王修建之功垂于不朽。
【注释】
- 灌阳:县名,治所在今广西灌阳县。羌夷路:古时指四川西部通往西藏的道路。
- 岷江:岷山流出来的大河,发源于青海与甘肃交界的巴颜喀拉山南麓,经成都平原,入四川,至宜宾以下流入金沙江。湍急:水流急速而湍激。
- 昔人:古代的人。
- 竹索桥:以竹子编成的绳索做成的桥。
- 风雨飘淋岂能固:风吹雨打也难以稳固。
- 献王:唐代宗李豫,字“上”。唐肃宗之子。他继位后,改元为宝应,史称“上元”。
- 改造:改建。
- 千黄金:指大量的金钱和劳力。
- 挽拖:牵引,拖拽。
- 巨石:指用来支撑铁索桥的巨大石块。
- 厚址:厚实的地方。
- 江浔(xún):江岸。
- 坚久:牢固持久。
- 夷夏之人:指汉人和少数民族的百姓。
- 戍:驻守。这里指军队驻扎。
- 松潘:县名,在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东北。
- 馈运:运送物资。
- 君不见:你难道没有见到……吗?这是汉代乐府民歌里常用的一句感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见”。
- 驱石为桥桥岂成:用石头堆成的桥怎么能成呢?
- 掷杖为桥空有名:用树枝棍棒架成的桥,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 何如此桥坚且久:为什么这座铁索桥既坚固又持久呢?
- 献王之功垂不朽:献王李豫的功绩将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