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发岷峨,支派何其繁。连峰沓嶂到夔峡,两峰对立高为门。
白盐与赤甲,万仞明朝暾。长江贯其中,水出非一源。
其南通越巂,其西来吐蕃。浩浩纳众流,浊浪声豗喧。
势挟天地转,怒作雷霆奔。天教滟滪遏不住,雪花飞舞洪涛翻。
黑石与黄户,险恶难具论。舟人鱼贯牵百丈,观者胆掉惊神魂。
忆昔神禹疏导初,石壁犹存旧凿痕。长江东流不少住,形胜独数瞿塘尊。
蚕丛凫翳旧开国,据有蜀土称雄藩。粤从炎精丧,僭窃闻公孙。
至今白帝城,相望馀颓垣。后来刘豫州,建国图中原。
三顾起卧龙,复此驻军屯。至今八阵图,历历迹犹存。
自后僭伪者,琐琐奚足云。元季夏明氏,恃险负皇恩。
天威赫然命六军,六军饮马川江浑。王师乘胜克西蜀,铁锁已断来降幡。
皇风远畅清妖氛,雪山冰谷回春温。信知在德不在险,诚如古人之所言。
【赏析】
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镇。因峡谷口瞿塘峡两岸峭壁高耸,山势险峻,故称瞿塘峡。瞿塘峡是川江航道上的重要水文站和军事要塞,素以“滟滪”著称,又称白帝城。
《瞿塘歌》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游览瞿塘峡时,触景生情,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全诗共分八章,每章都有一至两句注释,并配有译文。
首章写瞿塘峡的形势:岷山之脉发于蜀地,支脉众多。连峰叠嶂,直插夔门,两峰对峙,形同门户。接着描写白盐、赤甲两山,万丈高崖,朝暾照耀。长江穿流其间,源头非止一处,南可通达越巂,西则来自吐蕃,浩浩荡荡,浊浪滚滚,声势浩大。接着写瞿塘峡险要,天威震怒,雷霆翻滚。最后用神禹疏导、石壁遗迹等典故,赞美瞿塘峡的壮丽。
第二章写瞿塘峡的人文历史:古来神禹治水,疏通河道,凿石为壁,留下石壁遗迹。东流的长江没有停止过它奔流的脚步,瞿塘峡以其雄壮的景色而著称。蚕丛、凫翳都是古代蜀国的开国功臣,他们据有蜀土,雄踞一方。从粤到晋,白帝城的废墟一直存在。后来刘豫州建立了国家,图谋中原。三顾诸葛亮,使他出山辅佐朝廷。至今还有诸葛亮的八阵图,遗迹犹存。从那时起,那些僭位者便不值得一提了。元代夏明氏倚仗险要地势,负恩于皇朝,但天威已命六军,一举平定西蜀。铁索连舟,断绝投降旗帜。清妖氛远去,雪山冰谷回春。信知在德不在险,诚如古人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