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勋贵襄城公,经史韬略蟠心胸。
平生识鉴最精诣,法书名画能兼通。
闲来示我草虫卷,披玩自觉心神融。
奇花异卉各殊类,琼蕤翠蔓纷成丛。
淡黄浓绿间浅碧,物色满眼皆秋容。
葡萄实悬马乳紫,枸杞子染丹砂红。
芣苢花残芥叶老,青莎何事犹芃芃。
霜筠可人挺奇节,凛凛若存君子风。
坡前土滋新雨霁,琅玕石润光玲珑。
蜣螂蝼蛄总来集,亦有蚱蜢兼蚕螽。
螳螂蜥𧔝恣跳趯,䗂蝓蝼蝈相追从。
玄蜩解蜕夏已过,莎鸡振羽秋将中。
蜻蜓蟏蛸逐蚊蟆,蛱蝶蜾蠃随蛾蜂。
腐虫僵蚓萃群蚁,虾蟆欲拟饥肠充。
前代何人工草虫,毫端能窃造化工。
顾丘葛侯称妙手,缣素往往留遗踪。
斯图不知作者谁,精致自信超凡工。
翾飞蠕动与生植,真物细较靡不同。
想当研吮丹粉时,运心直欲超鸿蒙。
这是一首赞美李公所藏草虫手卷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虫的各种形态和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艺术造诣的赞叹之情。
诗句:
- 圣朝勋贵襄城公,经史韬略蟠心胸。
- “圣朝”指的是唐朝,“勋贵”是指有功之人,“襄城公”可能是某位贵族或者大臣。这里强调的是他在朝中的地位和才华。
- 平生识鉴最精诣,法书名画能兼通。
- “识鉴”是指鉴别物品的能力,“精诣”表示非常精湛。这里描述他擅长鉴赏书画等艺术形式。
- 闲来示我草虫卷,披玩自觉心神融。
- “示我草虫卷”可能是指李公将草虫手卷展示给诗人。“披玩”指观赏,“自觉心神融”表示诗人在欣赏过程中感到内心宁静。
- 奇花异卉各殊类,琼蕤翠蔓纷成丛。
- “奇花异卉”是指各种奇特美丽的花朵,“琼蕤翠蔓”形容它们的美丽。
- 淡黄浓绿间浅碧,物色满眼皆秋容。
- “淡黄浓绿”描述颜色的深浅变化,“浅碧”可能是指绿色中带有一些淡紫色。这里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
- 葡萄实悬马乳紫,枸杞子染丹砂红。
- “葡萄实悬马乳紫”描述葡萄的颜色,可能是深紫色。“枸杞子染丹砂红”则描述了枸杞子的颜色,可能是深红色。这里的“丹砂红”是一种珍贵的红色颜料。
- 芣苢花残芥叶老,青莎何事犹芃芃。
- “芣苢花残”可能是指某种植物凋谢后剩下的部分,“青莎”可能是指青苔或青草。这里描述了一种生长着青苔的草地。
- 霜筠可人挺奇节,凛凛若存君子风。
- “霜筠”可能是指竹子的纹理,“挺奇节”表示坚强不屈的品质。这里赞美了竹子的坚韧品质。
- 坡前土滋新雨霁,琅玕石润光玲珑。
- “坡前土滋”可能是指山坡上的泥土变得肥沃滋润,“琅玕石润”表示石头被雨水润泽后的光滑。这里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景象。
- 蜣螂蝼蛄总来集,亦有蚱蜢兼蚕螽。
- “蜣螂”和“蝼蛄”都是昆虫,这里描述了它们的聚集现象。同时,“蚱蜢”和“蚕螽”也是昆虫,这里也提到了它们的存在。
- 螳螂蜥𧔝恣跳趯,䗂蝓蝼蝈相追从。
- “螳螂”和“蜥𧔝”都是昆虫,这里描述了它们的动作。同时,“䗂蝓”和“蝼蝈”也是昆虫,这里也提到了它们的存在。
- 玄蜩解蜕夏已过,莎鸡振羽秋将中。
- “玄蜩”可能是指蝉,“莎鸡”是另一种昆虫。这里描述了它们的生命周期和季节特征。
- 蜻蜓蟏蛸逐蚊蟆,蛱蝶蜾蠃随蛾蜂。
- “蜻蜓蟏蛸”和“蛱蝶蜾蠃”都是昆虫,这里描述了它们的捕食和共生现象。同时,“蚊蟆”和“蛾蜂”也是昆虫,这里也提到了它们的存在。
- 腐虫僵蚓萃群蚁,虾蟆欲拟饥肠充。
- “腐虫”可能是指腐烂的昆虫尸体,“僵蚓”是蚯蚓的一种,“群蚁”则是蚂蚁的群体。这里描述了昆虫的生存状态。
- 前代何人工草虫,毫端能窃造化工。
- “工”在这里表示精巧,“窃造化工”表示模仿自然界的造化。这里赞美了古人的艺术技巧。
- 顾丘葛侯称妙手,缣素往往留遗踪。
- “顾丘葛侯”可能是指古代有名的画家顾恺之和葛洪(字稚川),他们都被尊称为“妙手”。这里赞美了他们的艺术成就。
- 斯图不知作者谁,精致自信超凡工。
- “斯图”可能是指画作或手卷的整体风格,“不知作者谁”表示无法确定创作者的身份。这里表达了对作品作者的赞赏之情。
- 翾飞蠕动与生植,真物细较靡不同。
- “翾飞蠕动”描述了生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植”则表示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这里强调了生物与环境的紧密联系。
- 想当研吮丹粉时,运心直欲超鸿蒙。
- “想当研吮丹粉时”表示想象自己正在研究丹药或绘画,“运心直欲超鸿蒙”则表示心灵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这里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