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田西多好山,峰峦矗立青云端。
宪台李君世居此,长溪叠嶂相回环。
修筠绕屋琅玕润,落花满径苔钱斑。
四时秀色恒在目,终日自喜钩帘看。
蛾黛横空山色媚,翠涛度壑松声寒。
有时读书不出户,六籍穷讨饥忘餐。
胸中文章粲星斗,笔下词藻生波澜。
一从擢科官执法,绣衣白简光朝班。
信知地灵产人杰,岂但泉石堪盘桓。
故山猿鹤好相候,承恩衣锦行当还。

【注释】

李安:指李唐,唐代诗人。拱秀堂:指李唐在浮梁所建的书斋,今已不存。御史:古代官职名。

青云端:形容山高。宪台:御史台,古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长溪叠嶂:指山中溪流和山峦连绵起伏。修筠:指修长的竹子。琅玕:美玉。落花满径:形容山路两旁开满了花。苔钱斑:青苔点缀的石头上布满了花纹。

四时秀色恒在目:四季美景常在眼前。钩帘看:打开窗帘观赏。蛾黛:蛾眉,代指女子。山色媚,形容山色妩媚。翠涛度壑:形容瀑布声如翠色的波浪从山谷中流过。度:通“渡”,越过。松声寒:形容松林中风声响动的声音寒冷。有时:经常,时常。六籍:指儒家经典。穷讨:彻底研究。饥忘餐:形容读书非常勤奋,忘记了吃饭。

粲星斗:灿烂如星斗。笔下词藻生波澜:形容文章写得有声有色,富有变化。一从擢科官:自从科举中第后。擢:提拔。科官:科举中的官员。绣衣:官服,古代官吏的服装。白简:用白色竹简书写的公文或法令。光朝班:使朝廷更加荣耀。朝班:朝廷的行列。

地灵产人杰:这里的意思是大地养育了杰出的人才。岂但:何止,不仅。泉石:山水风景。盘桓:徘徊留恋。故山猿鹤:指故乡的山中猿猴与飞鸟。好相候:乐于陪伴左右。承恩:受到恩典。衣锦还乡:《汉书·终军传》中说,终军因出使南越有功,被召见皇帝,赐给黄金印信、衣着锦绣返回家乡,比喻得宠回朝或得到重用。行当还:将回来。

【赏析】

这首诗是李唐任浮梁县主簿时为拱秀堂写的记事诗。作者以清新秀丽的笔调,描绘了拱秀堂及其周围景色之美,表达了对李唐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写拱秀堂的位置及周围的自然风光。李唐居住在浮梁,这里是他的书斋所在地。拱秀堂周围多好山,山峰耸立,云雾缭绕,给人以壮丽之感。

第二句进一步描写了拱秀堂周边的自然景观。宪台,即御史台,是古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位于拱秀堂的附近。而长溪和叠嶂,则是指山中溪流和山峦相连的景象。修筠、落花等词语,则形象地描述了拱秀堂四周的自然环境之美。

第三、四句分别描绘了拱秀堂内外的景色。屋内环绕着修长的竹子,窗外则是青苔点缀的石头,充满了生机。四时秀色恒在目,终日自喜钩帘看,既表现了拱秀堂内外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五至第八句进一步描绘了拱秀堂周围的景色。蛾黛横空山色媚,翠涛度壑松声寒,这些诗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拱秀堂四周的自然景色之美。有时读书不出户,六籍穷讨饥忘餐,则展现了作者勤于学习、热爱读书的精神风貌。

第九至十二句则描绘了拱秀堂主人李唐的形象。他的文章犹如璀璨的星辰,笔下的词藻犹如澎湃的波涛,令人叹为观止。而当他获得功名后回到家乡时,人们纷纷前来拜访,与他共饮欢庆,展现了他的魅力和影响力。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拱秀堂主人的赞誉之情。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骚客,更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贤明之臣。他的仕途得意,实属不易啊!然而,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因此,当他功成名就之后回到家乡时,人们纷纷前来欢迎他,并希望他能继续为家乡的发展繁荣贡献力量。这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贤能之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