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之山南海壖,云气近与罗浮连。
灵鸟何年来翩翩,高台表瑞人争传。
琳宫巍然踞山巅,雕檐画栋凌云烟。
曾闻昔日来真仙,霞衣玉佩相后先。
鸾笙鹤驭久不还,瑶草离离朝露鲜。
亭台亦随陵谷迁,独有观宇犹依然。
年深华搆已非前,震风淩雨增烦悁。
迩来兴修集良缘,像设藻绘尤清妍。
晨钟暮鼓喧法筵,崇奉祈祷心意虔。
上祈圣寿高齐天,岂但芝室高谈玄。
后人趾美宜勉旃,仙风道气长绵绵。
刻辞喜有苍珉坚,为纪胜迹垂千年。
重修上清观因系以诗
道家之山南海壖,云气近与罗浮连。
灵鸟何年来翩翩,高台表瑞人争传。
琳宫巍然踞山巅,雕檐画栋凌云烟。
曾闻昔日来真仙,霞衣玉佩相后先。
鸾笙鹤驭久不还,瑶草离离朝露鲜。
亭台亦随陵谷迁,独有观宇犹依然。
年深华构已非前,震风淩雨增烦悁。
迩来兴修集良缘,像设藻绘尤清妍。
晨钟暮鼓喧法筵,崇奉祈祷心意虔。
上祈圣寿高齐天,岂但芝室高谈玄。
后人趾美宜勉旃,仙风道气长绵绵。
刻辞喜有苍珉坚,为纪胜迹垂千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它描述了上清观的修建过程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和宗教意义。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道家之山南海壖,云气近与罗浮连。
- “道家之山”指的是道家修行的场所,“南海壖”则是指靠近南海的地方,可能是在南方的某个地方。这里的“云气”可能暗示着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罗浮”(罗霄山脉)相连意味着这里有山有水的自然美景。
- 灵鸟何年来翩翩,高台表瑞人争传。
- “灵鸟”可能指代的是某种吉祥的象征,而“翩翩”则形容它的飞翔姿态。这个描述可能是用来表达一种祥瑞的氛围。接着提到“高台”和“表瑞”,这可能指的是一个建筑或雕塑等,用以彰显吉祥的意义。人们争相传播这一景象,说明它在当地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宗教价值。
- 琳宫巍然踞山巅,雕檐画栋凌云烟。
- “琳宫”可能是指华丽的宫殿或寺庙,“巍然”表明其高大雄伟。它占据着山巅的位置,显得十分壮观。“雕檐画栋”形容建筑装饰精美,细节精细。而“凌云烟”则给人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增添了一份神秘和仙境般的意境。
- 曾闻昔日来真仙,霞衣玉佩相后先。
- “曾闻”可能指的是过去听说过的事迹或者传说。“来真仙”意味着这里曾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或者是有仙人留下的遗迹。“霞衣玉佩”是神话中的神仙所穿所戴,这里用来象征仙人的超凡脱俗。”相后先”则表明这些仙人在过去就已经留下了他们的痕迹或传说。
- 鸾笙鹤驭久不还,瑶草离离朝露鲜。
- “鸾笙鹤驭”可能指的是仙人驾驭的鸾鸟和鹤,象征着超凡脱俗。它们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给人一种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感慨。“瑶草”指的是美丽的花草,而“离离”描绘的是繁茂的景象。朝露新鲜,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 亭台亦随陵谷迁,独有观宇犹依然。
- “亭台”是古代建筑物的一部分,通常指楼阁亭子等建筑。它们随着地势的变化而变化,但“观宇”即观景台或神殿仍然保持原样,显示了对这个地方的尊重和维护。
- 年深华构已非前,震风淩雨增烦悁。
- “年深”表示时间已经很长,“华构”可能指的是精美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建筑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而是被风雨侵蚀,变得更加脆弱和破旧。这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迩来兴修集良缘,像设藻绘尤清妍。
- “迩来”指的是近来,“兴修”表示重建或修缮。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如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需要聚集力量进行修复。“像设”和“藻绘”都是形容装饰和绘画的词语,强调了这次修缮工作非常用心和精致。
- 晨钟暮鼓喧法筵,崇奉祈祷心意虔。
- “晨钟暮鼓”是佛教中常用的仪式之一,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在这里,它们用于形容僧侣们进行的仪式活动,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参与。“崇奉”意味着尊敬和崇拜,而“祈祷心意虔”则表明人们在祈祷时心怀虔诚之意。
- 上祈圣寿高齐天,岂但芝室高谈玄。
- “上祈”可能是指向更高的神灵祈求保佑,“圣寿”指的是神圣的生命或长寿。“高齐天”意味着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或家族的福祉,更是表达了对社会、国家或人民的祝愿和期望。
- 后人趾美宜勉旃,仙风道气长绵绵。
- “后人”可能指的是后来的信徒或追随者。“趾美”意为赞美美好的事物,“宜勉旃”则是鼓励人们继续努力的意思。“仙风道气”指的是道教或道家的文化氛围,强调了一种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理想状态。这种氛围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刻辞喜有苍珉坚,为纪胜迹垂千年。
- “刻辞”可能是指刻在石碑上的铭文,“苍珉”是质地坚硬的石头,常用来形容珍贵的东西。“为纪胜迹垂千年”意味着这些石碑上刻有的历史记录将被永远铭记,流传下去,历经千年岁月。
这首诗整体上是对上清观重建过程的描述,同时也包含了对道教文化的赞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