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罗浮山,分来奠南土。
峰峦馀四百,历历青可数。
泉源近福地,灵胜开千古。
曾见黄野人,云中骑哑虎。
注释:
谁将罗浮山,分来奠南土。
峰峦余四百,历历青可数。
泉源近福地,灵胜开千古。
曾见黄野人,云中骑哑虎。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罗浮山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罗浮山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首句“谁将罗浮山,分来奠南土”,表达了诗人对罗浮山的赞叹和敬仰之情。罗浮山位于中国广东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崇敬的地方,诗人将其视为神灵,表达了对其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峰峦馀四百,历历青可数”,描绘了罗浮山的山峰连绵起伏,绿意盎然的景象。诗人用“馀四百”来形容山峰之多,展现了罗浮山的壮观景象。
第三句“泉源近福地,灵胜开千古”,进一步描绘了罗浮山的泉水和其带来的祥和之气。这里的“灵胜”指的是山的美丽和灵气,而“开千古”则表示这种美丽和灵气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第四句“曾见黄野人,云中骑哑虎”,诗人以黄野人的形象,展现了他的神秘和力量。黄野人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他们骑着神兽在云端飞行,这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诗人通过对这个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