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原缭绕草萋萋,西去天梯路不迷。
满径悬萝无犬吠,隔林修竹有鸾栖。
泉鸣群玉飞青磴,桥跨双虹度碧溪。
振袂忽跻千仞上,暮云遥眺万山低。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诗人游览西樵山时的所见所感。全诗描绘了山的秀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川原缭绕草萋萋,西去天梯路不迷。
    “川原”指的是山川原野,“缭绕”表示环绕的样子,“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繁密。这句意思是在辽阔的原野上,草木茂盛,道路蜿蜒曲折,但并不迷路。
  2. 满径悬萝无犬吠,隔林修竹有鸾栖。
    “满径”指的是道路两旁,“悬萝”是指垂挂下来的藤萝植物,“无犬吠”表示周围没有狗的叫声,这里可能是比喻山野的宁静。“隔林修竹有鸾栖”中的“鸾栖”指的是鸾鸟栖息的地方,这句可能是形容在树林中发现了一只鸾鸟。
  3. 泉鸣群玉飞青磴,桥跨双虹度碧溪。
    “泉鸣”指的是泉水的声音,“群玉”可能是指石头或石头上的花纹,“飞青磴”意味着像飞翔一样地穿过青石台阶,“桥跨双虹度碧溪”中的“桥跨双虹”指的是一座桥梁横跨两座彩虹,“度碧溪”表示越过清澈的河流。这句可能是形容通过桥梁和溪流时的情景。
  4. 振袂忽跻千仞上,暮云遥眺万山低。
    “振袂”指的是展开衣襟,“跻千仞”表示攀登到很高的地方,“暮云”指的是傍晚的天空,“遥眺万山低”可能是形容站在高处远望,可以看到远处的山脉渐渐低下来。这句可能是描述登山时的壮观景色和心情。
  5. 赏析:整首诗以游历西樵山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词汇,如“悬萝”、“鸾栖”、“双虹”等,使得诗歌具有了较强的画面感和意境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山野宁静、泉水叮咚、彩虹横跨等场景的描绘,传达出自己内心的愉悦和自由感。此外,诗中还有一些对仗工整的句子,如“振袂忽跻千仞上”和“暮云遥眺万山低”,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诗意和美感的山水诗,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