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图画出尘氛,并列罗浮更不群。
潮势全吞南海月,楼光半入北山云。
桄榔树色晴中见,欸乃歌声静裹闻。
便欲乘风跨黄鹤,掀髯一问碧霞君。

【注释】

游西樵山:游赏西樵山。天开图画出尘氛,并列罗浮更不群:天空仿佛是一幅画卷,画出了世间的纷扰和尘埃。罗浮山并列于众山之中,更显得与众不同。

潮势全吞南海月,楼光半入北山云:大海的潮水全部吞没了南海上的月亮,高楼的影子只映在北方的云彩上。
桄榔树色晴中见,欸乃歌声静裹闻:在晴朗的天空里可以看到桄榔树的颜色,而远处传来的欸乃歌声响彻整个山谷,使寂静的山谷也为之动容。
便欲乘风跨黄鹤,掀髯一问碧霞君:我正想乘着清风跨过黄鹤,去问那碧霞君为何总是那么神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西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天开图画出尘氛”,以“天开图画”形容天地间如画般的美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以罗浮山并列于众山之间,更显其独特之处,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第二句“潮势全吞南海月,楼光半入北山云”,形象地描绘了海上潮汐的变化和天空中的云彩,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其中,“潮势全吞南海月”意味着海潮汹涌澎湃,将南海上的月亮也吞没其中,给人以震撼之感。而“楼光半入北山云”则通过楼阁的剪影与北山云景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画面。

第三、四两句“桄榔树色晴中见,欸乃歌声静裹闻”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感受。桄榔树叶在晴朗的阳光下呈现出鲜明的色彩,而远处传来的欸乃歌声则让整个山谷都为之动容,仿佛被歌声所包围。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后一句“便欲乘风跨黄鹤,掀髯一问碧霞君”则是诗人内心的抒发。他渴望能够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乘着清风飞向远方,去探寻碧霞君的秘密。这里的“掀髯一问”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的神态,同时也传达出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整首诗通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