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洁因成色,金坚遂有声。
古人言不朽,皆自性情生。
寡鹤夜中唳,哀猿申旦鸣。
何须立文字,闻者尽沾缨。
【注释】
题绣佛斋诗:题写在绣有佛像的书房中。玉洁因成色,金坚遂有声:玉石之所以洁白是由于其纯净无瑕疵,金属之所以坚硬是因为其质地坚固有韧性。古人言不朽,皆自性情生:古代的人认为不朽是与生俱来的本性有关,而非后天人为雕琢的结果。寡鹤夜中唳,哀猿申旦鸣:孤雁在夜晚发出凄厉的叫声,哀伤的猿猴在清晨发出悠长而深沉的叫声。何须立文字,闻者尽沾缨:为何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达和记载这些声音呢?因为只要听到这些声音,人们的心灵就会受到触动,情不自禁地落泪。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孤雁、哀猿的声音的描述以及对古人关于不朽的理解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首句“玉洁因成色,金坚遂有声”,诗人以玉石的纯洁无暇和金属的坚固有韧性为比喻,指出了事物之所以能够保持其本质的原因。这既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领悟,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两句“寡鹤夜中唳,哀猿申旦鸣”,诗人用孤雁和哀猿的声音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这两句诗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内涵。
最后两句“何须立文字,闻者尽沾缨”,诗人以“何必要刻意去创造文字”为反问,表达了对语言和文字的质疑。他认为真正的理解和感悟并不需要文字的记录,而是可以通过听觉和视觉直接感受到。这既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颠覆,也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深切感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