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作天涯别,重逢未可期。
快闻经世论,兼读过庭诗。
骐骥宜千里,鹪鹩且一枝。
野人头已白,不复问当时。

这首诗是送别周德涵的诗。下面是逐句解释:

  1. 便作天涯别,重逢未可期:这句话表明作者和周德涵即将分别。”便作”意味着立刻、马上,表达了两人即将开始一段旅程或分离。”天涯别”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之远,如同人在天边的分别。”重逢未可期”表示即使再次相遇也不确定是何时,这反映了离别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相见的期待。

  2. 快闻经世论,兼读过庭诗:这里的”快闻经世论”暗示了周德涵可能将传授给读者关于世事的见解或理论。”经世”一词通常指涉治国安民的事务,显示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兼读过庭诗”则表明周德涵不仅精通诗书,而且其学问和才华也足以指导他人,特别是那些出身高贵但缺乏学识的人。

  3. 骐骥宜千里,鹪鹩且一枝:这是对两种不同生命状态的描述。”骐骥”(古代传说中的骏马)象征着非凡的能力与远大的志向,而”鹪鹩”(一种小鸟)则代表了微小和有限的空间。在这里,”骐骥宜千里”强调了大志者应有广阔的天地,而”鹪鹩且一枝”则提醒我们即使是微小的存在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传达了无论个体大小,都应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4. 野人头已白,不复问当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野人头已白”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的面貌和经历。”不复问当时”则表明诗人已经超越了过去的自己,不再执着于过往的成就或是遗憾。这是一种成熟的人生态度,也是对过去的一种超越和放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诗人以“别离”为引子,引出了对友情、知识传承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物特性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表达了人生境遇的不同选择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整首诗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