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荣与悴,今古恨无穷。
雪散烧痕上,青归战血中。
天长垂大漠,地远后东风。
独有明妃冢,年年似汉宫。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二句写边草,是说草木无情,荣枯自化;后四句写战火,是说烽烟弥漫,血染大漠,而那明妃的坟墓,年年依旧在汉宫中,仿佛她仍在怀念着君王一样。全诗以景起,以景结,中间插入对历史典故的叙述,抒发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愤之情。

“边草”两句:意思是:草木无情,荣枯自化,人有情,却难逃国破家亡之恨。“何心荣与悴”(为何还要争得茂盛与凋敝),语出屈原《九章·惜往日》中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借喻人们对于战争的厌恶。“今古恨无穷”,从杜甫《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句中翻用。“今古恨无穷”,指唐帝国和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是永无穷尽的。这两句诗,既点破了题意,又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雪散烧痕上”三句:意思是:雪花散落之后,烧焦的草木上的黑色痕迹依然可辨;战火燃烧之后,战场上的青灰仍留在战士的血迹之中。这里,诗人将边地景物、战场景象融为一体加以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惨淡的边塞图卷。“天长垂大漠”,语出李白《关山月》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在这里借用此句,描写边地辽阔的天空和无边无际的大漠,渲染了战争给边地带来的荒凉景象。“地远后东风”,语本杜牧《金谷园》诗:“一宿行人皆侧目,昔年曾向路傍居。”诗人在这里借用这句诗意,说明虽然战争使得道路遥远,但春风依然吹拂着大地,暗指战争虽然残酷,但仍无法消灭生机。“独有明妃冢”,语出王昌龄《闺怨》:“秦妇迎秦郎,秦楼夹咸阳。临河识归舟,明君方避贼。”诗人引用这句诗意,表明尽管国家遭受到战乱之灾,但在战争中丧生的将士仍然有他们的亲人——明妃,他们每年都在思念着逝去的丈夫。“年年似汉宫”,语出李商隐《隋宫》诗:“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诗人在这里用典,表达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人民的深深同情。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安史之乱期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边塞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同情之情。全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