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竹制自古,南藤新络丝。
职宜司卧内,法有用疏时。
佳气当衣满,馀香入梦知。
美人看暖后,不复画蛾眉。
注释:
熏笼:用薰香的竹笼,以熏衣物。熏笼,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熏炉,用于熏衣。
职宜司卧内:职责应该负责卧室内的事务。职,职责,职务;宜,应当;司,掌管。
法有用疏时:按照规定使用它的时候。法,法律、规章;用,使用;疏,指宽松、宽裕、宽缓。
佳气当衣满:香气充盈的衣服弥漫着芬芳。佳气,美好的香气;当,充满;衣满,衣被芳香。
馀香入梦知:余香弥漫,让人在梦境中也能感受到。馀香,残留下来的香气;入梦,进入梦境;知,知道。
美人看暖后,不复画蛾眉:美丽的女子欣赏完暖意(即温暖的阳光),不再去画(修饰)那如蛾(形状像蛾子)一般的眉毛了。美人,指美丽的女子;看暖,欣赏完暖和的阳光;暖后,暖和之后;不复,不再;画蛾眉,修饰自己的眉毛使之美观;蛾眉,形容女子眉毛弯曲如蛾翼,美丽而修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熏笼这一生活用品。诗中描写了熏笼的制作材料、用途以及使用时的美妙感受。通过描绘熏笼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
诗的首句”楚竹制自古”,点明了熏笼的主要材料来源,即楚国的竹子。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竹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文人墨客常用来吟诗作画的材料之一。
诗的第二句”南藤新络丝”,则进一步描述了熏笼的制作工艺。这里的南藤指的是南方的一种藤条,这种藤条质地坚韧,可以用来编织各种器具。络丝,即编织丝网。这句诗描绘了熏笼的制作过程,既展现了其精细的工艺,又突出了其实用性。
第三句”职宜司卧内”,则是对熏笼功能的描述。这里的职宜是指适合做某件事,司卧内则是指掌管卧室之内的事情。这句诗强调了熏笼作为生活用品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其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
诗的第四句”法有用疏时”,是对熏笼使用方法的描述。这里的法有用疏时,可以理解为按部就班地使用它。这里可能暗含了一个道理,即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
第五句”佳气当衣满”,则是对熏笼功效的描述。佳气,即美好的气息;当衣满,是指香气充满了整个衣服。这句诗描绘了熏笼在使用过程中散发出的美丽气息,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香气四溢的环境中。
第六句”馀香入梦知”,则是对熏笼效果的进一步描述。这里的馀香,可以理解为遗留下来的气息;入梦,是指进入梦境;知,知道。这句诗描绘了熏笼散发出的气息弥漫在整个房间中,以至于连梦境都被这些香气所笼罩。
最后一句”美人看暖后,不复画蛾眉”,则是对美女们的态度的描述。这里的美人,可以理解为美女们;看暖后,是指欣赏过温暖阳光后;不复,不再;画蛾眉,修饰自己的眉毛使之美观。这句诗描绘了美女们在享受过温暖的阳光后,已经厌倦了繁琐的修饰工作,不再去画那些如蛾翼一般的眉毛了。
整首诗通过对熏笼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