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葛含轻雾,多年制薄帷。
影形人共见,心事尔如知。
不喜猜黄绢,无忧变素丝。
唯闻越溪女,薪胆有遗诗。
葛帏
细葛含轻雾,多年制薄帷。
影形人共见,心事尔如知。
不喜猜黄绢,无忧变素丝。
唯闻越溪女,薪胆有遗诗。
注释:
葛帏:用细葛布制作的帐子。
细葛:指质地轻柔的葛布。含轻雾:像轻雾一样朦胧、隐约可见。
多年制:长时间制作。薄帷:轻薄的帷幕。
影形:指帐子的影子,可以映出人的形貌。
人共见:人们都能看到。
尔如知:你(它)就像知道。
不喜:不喜欢。猜黄绢:猜测黄色的丝绢。
无忧:没有忧虑。变素丝:改变成朴素的丝线。
唯闻:只听说。越溪女:来自越溪的妇女。
薪胆:柴火熏烤过的胆。遗诗:遗留下来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帐子的诗歌,通过描绘帐子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细葛含轻雾”,描述了细葛布帐幕上的轻盈雾气,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接着,“多年制薄帷”则表达了制作这种帐幕需要很长时间和精心的工作。这两个句子构成了一个画面,展现了制作者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品质的追求。
接下来四句则是对帐子本身的形象和功能的描绘。“影形人共见,心事尔如知”描述了帐子可以映出人的形貌,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思。这里的“影形”既是指帐子本身的形状,也暗示了帐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而“心事尔如知”则是说帐子仿佛能感知人们的心情和思绪。
接下来的四句则转向了对帐子的功能性描述。“不喜猜黄绢,无忧变素丝”表示不喜欢猜测黄色的丝绢,也不需要担心变卖为素丝。这两句话强调了帐子本身的实用性和稳定性。最后两句“唯闻越溪女,薪胆有遗诗”则是说只听说越溪的妇女使用过柴火熏烤过的胆作为燃料,但不知道她们是否留下了任何诗句。这句话透露出一种神秘感和对未知的好奇。
这首诗通过对帐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细节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理解。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