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初度自衡湘,断续天边见几行。
似有惊疑同避弋,只应来去为随阳。
高飞关塞何曾阻,久宿蒹葭渐有霜。
白首苏卿无恙在,北风时节倍思乡。
注释:
- 初度自衡湘:雁群刚刚从衡山、湘江一带飞来。
- 断续天边见几行:在天空中断断续续地看到几只大雁。
- 似有惊疑同避弋:似乎有所警惕,像是害怕被弓箭射中一样,一起躲避弋人。
- 只应来去为随阳:只是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来回飞翔。
- 高飞关塞何曾阻:大雁能够飞越高山大河,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们。
- 久宿蒹葭渐有霜:在大雁停留的地方,芦苇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白霜。
- 白首苏卿无恙在:即使年纪已经老了,苏武(即西汉著名外交家、文学家)依然健在。
- 北风时节倍思乡:每到北风凛冽的时候,就更加思念家乡。
赏析:
《早雁》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早雁的形象描绘和心理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川的眷恋之情。全诗通过观察早雁的行动,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联“一声初度自衡湘,断续天边见几行”,以“一声”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早雁刚刚到来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新生的喜悦。接着用“断续”二字,形容早雁飞行的轨迹,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最后以“见几行”收尾,既表现了诗人对早雁的仔细观察,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颔联“似有惊疑同避弋,只应来去为随阳”,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早雁比作受到惊吓的动物一般,既增加了诗句的形象性,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似有惊疑”和“只应来去”分别揭示了早雁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颈联“高飞关塞何曾阻,久宿蒹葭渐有霜”,进一步描绘了早雁的飞行路线和栖息之地。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关塞和蒹葭都描绘得高大而壮观,令人惊叹不已。同时,“渐有霜”一词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之意。
尾联“白首苏卿无恙在,北风时节倍思乡”,以苏武自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里的“倍思乡”三字,既是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更是对故乡的无尽眷恋。结尾处,诗人巧妙地引用了“北风时节”这个意象,既与前文的“北风”相呼应,又增添了一份浓厚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早雁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诗歌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