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三万又三千,百岁期颐在目前。
两子白头相孝友,一家全盛见曾玄。
能言神庙升平事,尚记吾翁始学年。
今日并成前代史,谁知犹有地行仙。
注释
- 寿伯母梅太君:对母亲的尊称。
- 过来三万又三千:意即时间飞逝,从过去到现在已过去三万又三千年。
- 百岁期颐:指人能活到一百岁且颐享天年。
- 两子白头相孝友:指一对儿女都已到了老年,依然互相孝顺和睦。
- 一家全盛见曾、玄:意指整个家庭都达到了极盛时期,曾和玄都是古代的贵族姓氏。
- 能言神庙升平事:能讲述神庙里发生的一切平安祥和的事情。
- 尚记吾翁始学年:还记得我的父亲最初学习时的情景。
- 今日并成前代史:今天的事将和前代的历史一样。
- 谁知犹有地行仙:谁知道在地下还有像地行仙那样的仙人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的表达,通过回忆母亲的生活和历史,赞美了母亲的高尚品质和对家庭的奉献。
首句“过来三万又三千,百岁期颐在目前”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母亲的长寿的祝福。三万年的时间流转,母亲的寿命却如同眼前一般近在眼前,这既是一种惊叹,也是一种对母亲长寿的赞美。
“两子白头相孝友,一家全盛见曾、玄”描绘了一幅和谐的家庭景象,儿子们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孝顺友爱,家族兴盛如古代的曾和玄。这既是对家族传统的传承,也是对母亲教导有方的肯定。
最后两句“能言神庙升平事,尚记吾翁始学年”则更显深情,诗人回忆母亲曾经参与过神庙中的各种活动,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和平,同时回忆起自己父亲学习时的往事。这不仅是对母亲的敬仰和怀念,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历史的尊重和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