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群芳第一流,谁移嘉卉到炎洲。
明霞剪出千重瓣,紫玉堆成十二楼。
仙子未堪同淖约,化工何必太雕锼。
经旬宴赏犹能好,欲笑芙蓉不耐秋。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第一流 - 形容牡丹花极为出众。”群芳”指的是其他花卉,而”第一流”则是强调牡丹的卓越地位。

  2. 谁移嘉卉到炎洲 - 询问是谁从其他地方将美丽的花朵移到了广州(炎洲,指中国南方,特别是广东)。这里的“移”暗示了一种从其他地方带来的美。

  3. 明霞剪出千重瓣 - 描述牡丹花瓣如同被明亮的霞光照映,层层叠叠地展开,形象生动。”明霞”可能是指阳光照耀下的景象,使得花瓣呈现出多彩的颜色。

  4. 紫玉堆成十二楼 - 形容牡丹的花色如同紫色玉石堆砌而成,形成了一座座高耸的楼阁,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色彩的丰富和层次感。

  5. 仙子未堪同淖约 - 比喻牡丹之美足以让仙子(指天上的仙女)都感到难以自持,突显了牡丹的美丽超出了人间所有。

  6. 化工何必太雕锼 - 这里提到“工”,可能是指人工或技艺,“化工”通常指自然界的造化或造物者,这里可能是在说自然的创造无需过多人为雕琢。

  7. 经旬宴赏犹能好 - 尽管经过长时间的赏识,牡丹依旧保持着它的美丽,意味着牡丹的美是持久且不易衰败的。

  8. 欲笑芙蓉不耐秋 - 用芙蓉(荷花的一种)来比喻牡丹,意指虽然牡丹如芙蓉般美丽,但秋天的到来却使它们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可能象征着即使美丽依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提醒我们珍惜美好时光。

译文
自是群芳第一流,谁能移我至炎洲?
明霞似剪出千重瓣,紫玉堆成十二楼。
仙子不堪同淖约,天工何必太雕搜?
旬日赏玩犹觉好,欲笑芙蓉不耐秋。

赏析
这首七绝诗以赞美牡丹为主,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牡丹的独特魅力和自然之美。首句即点明了牡丹在众多花卉中的地位,而后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美态及其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变迁与自然美的哲思。整体而言,此诗不仅赞美了牡丹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永恒之美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