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尉楼边百草芳,黄金台畔柳初黄。
遥携四百峰头月,还就三千弟子行。
上国骅骝争道路,六堂风雨盛文章。
看君珥笔彤墀内,不为槐花更着忙。
赵尉楼边百草芳,黄金台畔柳初黄。
遥携四百峰头月,还就三千弟子行。
上国骅骝争道路,六堂风雨盛文章。
看君珥笔彤墀内,不为槐花更着忙。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赵尉楼边百草芳,黄金台畔柳初黄。
- 注释:描述赵尉楼和黄金台周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赞美之情。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通过具体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这里的“百草芳”和“柳初黄”分别代表了不同季节的植物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画面感。
2. 遥携四百峰头月,还就三千弟子行。
- 注释:表达对远方山峰之月的向往,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 赏析:诗人通过对山峰之月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而“还就三千弟子行”则暗示了作者即将开始新的学习或工作旅程,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3. 上国骅骝争道路,六堂风雨盛文章。
- 注释:用“骅骝”(骏马)比喻人才,形容在朝廷中人才辈出、竞争激烈。而“六堂风雨”则象征学问和政治氛围的活跃。
- 赏析:这里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生动地展示了朝廷中的人才竞争和政治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及思考。
4. 看君珥笔彤墀内,不为槐花更着忙。
- 注释:指代官员在朝廷内的职责和忙碌状态,同时也暗含对官场生活的描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官员职责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们繁忙生活的理解和同情。这种情感既包含了对个人命运的关心,也有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明朝末年陈恭尹任浙江学政时所作。当时,他选拔姚非渔进入国学进行深造,因此诗中既有对姚非渔前途的美好祝愿,也有对教育制度和个人发展路径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