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名宿昔著关中,凫舄今飞到粤东。
孝友世传张仲在,文章人羡景阳工。
九成乐奏高台月,百里花开昨日风。
题柱盛名何以颂,早将霖雨慰宸衷。

【注释】

张翁源:即张九龄,字子寿。

鸿名:指高名。

宿昔:过去。

凫舄(fú xì):传说中鸟的脚印,借指代远行的人。

孝友:孝顺和友爱。

仲在:指东汉张仲景,字仲景,南阳人,官至长沙太守,为医圣。

景阳:汉代景帝时有景帝宫,后以“景阳”指宫廷。

高台:宫殿。

百里:一千里。

题柱:指汉武帝时李陵兵败,被匈奴围困,他写下诗书投石于城上,表示投降的意思。

霖雨:久雨不停,形容恩泽。

宸衷:帝王的心。

【赏析】

《寄祝张翁源泰亭二首》写于作者任中书令期间,是一首送别之作。

第一首的前两句写张九龄自少年时就有盛名,如今又从关中飞到广东。“鸿名夙著”,指他的名声早着;“今飞到粤东”,则指他此时到了广东。诗人用这两句表明张九龄的才学很高,名望很大。第三四句赞扬张九龄的孝友之德和文章之工。张九龄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谏,深受人民爱戴。“孝友世传”一句说张九龄是孝友的典范,“文章人羡”一句说他的文章写得好,连景仰的人都羡慕。这里赞美了张九龄的人品和他的文章。最后两句写张九龄的盛名是如何得来的,以及自己对他如何寄予期望。“九成乐奏”句说张九龄曾作《韶乐》献给唐玄宗,“九成”是乐曲的名字,“乐奏”即演奏。“百里花开”句说张九龄曾作诗《感遇》献给唐玄宗,“百川”是水流,“花开”即开花,这里比喻张九龄的文章如花开放。“题柱”是《史记·留侯世家》中刘邦赐张良的计策故事,张良辞谢不受,刘邦只好说:“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定边疆,吾不如子房。制御群臣,吾不如子房。”张良于是立下誓言:“汉王若想让我留下,就请封我为留侯;如果不愿让我留下而杀我,那就随他吧!”后来张良果然没有留下,被封为留侯。这里是诗人对张九龄的期望。“霖雨慰宸衷”句说诗人希望皇帝能像当年刘邦对待张良一样,对张九龄进行重用。“霖雨”是久雨,喻皇帝给予的恩惠。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朝廷重用贤臣的期望。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友人张九龄深厚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