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邻千里挹清操,花满三城共浊醪。
雅度自非时辈及,深谈不觉月轮高。
家承节烈声相应,旧隐山林气尚豪。
出处与君皆有当,未将消息问山涛。

【注释】

饮刘信宜阶六寓邸赋赠:在刘信宜的阶六住宅饮酒作诗相赠。阶六,地名,在长安城北,唐时是贵族和官僚聚居的地方。

封邻:周围环绕,指邻里。

挹清操:形容品德高洁。

浊醪:粗劣酒,泛指酒。

雅度:高雅的气质和度量。

时辈:同辈人,即同代人。

深谈:长时间的谈论。

家承:家族世代传承。

节烈:节操与气节,这里指忠烈、节烈。

旧隐:旧时的隐居生活。

出处:出处进退,指进退出处。

当:恰当。

未将:不将,即不用。

消息:消息灵通,这里指书信。山涛:字巨源,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曾任尚书令、司徒等职,后被贾谧排挤出朝。他为人宽厚平和,善于应对,因此被称为“山公”。

【赏析】

本篇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为友人刘信宜所作的一首诗。刘信宜是唐朝名臣刘禹锡之子,当时担任宰相。李商隐在这首诗中,以清丽的笔调赞美刘信宜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写刘信宜的品格。诗人用“封邻千里”来形容他的品行远扬,“挹清操”则描绘了他的高洁形象。这里的“封邻”指的是周围的邻居,而“挹”则是吸取、借鉴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刘信宜的品德如同高山流水一般清澈,他的人格魅力如同清泉一般纯净,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第二句写刘信宜的生活情趣。“花满三城共浊醪”,诗人用“花满三城”来形容刘信宜生活的环境多么美好,“浊醪”则是指普通的酒。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信宜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与浪漫,他与邻里们一起品味着美酒佳肴,享受着宁静美好的生活。

第三句写刘信宜的高雅气质。“雅度自非时辈及”,诗人用“自非时辈”来形容刘信宜的高雅气质,与同代人不同。这里的“自非”表示与众不同,“时辈”则是指同代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信宜的举止言谈都显得与众不同,仿佛与世俗格格不入。他的内心充满高尚的品质,与一般人不同。

第四句写刘信宜的才华横溢。“深谈不觉月轮高”,诗人用“不觉”来形容他在谈话中的才华横溢,仿佛时间过得飞快。这里的“月轮高”指的是月亮高挂天空,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这句诗意味着刘信宜在谈话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令人赞叹不已,仿佛时间在他身边悄然流逝。

第五句写刘信宜的家族背景。“家承节烈声相应”,诗人用“家承”来形容刘信宜家族世代传承的节烈精神,而“声相应”则表示这种精神得到了广泛的传扬。这里的“节烈”指的是忠诚勇敢的品质,而“声相应”则表示这种品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刘信宜家族的节烈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典范。

第六句写刘信宜的隐居生活。“旧隐山林气尚豪”,诗人用“旧隐”来形容刘信宜曾经的隐居生活,而“气尚豪”则表示他仍然保持着豪迈的性格。这里的“旧隐”指的是过去的隐居生活,而“气尚豪”则表示他依然保持着豪迈的精神风貌。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刘信宜曾经隐居山林,但如今他依然保持着豪迈的性格。

第七句写刘信宜的进退之道。“出处与君皆有当”,诗人用“出处”来形容刘信宜的进退之道,而“皆有当”则表示他的选择都很明智。这里的“出处”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而“皆有当”则表示他的选择都符合实际情况。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刘信宜都能做出明智的选择,表现出他的智慧和见识。

第八句写李商隐对朋友的关心。“未将消息问山涛”,诗人用“未将”来形容他对朋友的关心和问候,而“问山涛”则表示他向山涛打听朋友的消息。这里的“消息”指的是朋友的情况,而“山涛”则是古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任太尉等职。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李商隐关心朋友的安危,向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山涛打听朋友的消息,希望能够得知更多关于朋友的信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