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游兴尚逡巡,又向云门寄旅身。
归计渐于吴下近,山光多与楚南邻。
箫韶合睹来仪鸟,钟乳偏宜服食人。
地僻古贤希到此,赖君文采发扬新。
【注释】
罗浮:山名,在广东。云门:山名,在江西。吴下:今江苏一带。钟乳:石钟乳。
【赏析】
薛孝穆之乳源是诗人的朋友,这次送他往乳源,有惜别之意,所以诗中有惜别之情。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出这种感情,而是通过景物来表现。
首联写送别。“云门”,即云台山,在广东乳源。云台山虽高,但在岭南地区并不稀奇,所以用“尚逡巡”三字,表明游兴尚未尽兴,又向云台山寄旅身。
颔联写归计。“归计渐于吴下近,山光多与楚南邻。”吴地接近湖湘一带,楚地则接近云台山,所以云台山的山色与楚地的风光相映衬,显得更为秀丽了。
颈联写友情。“箫韶合睹来仪鸟,钟乳偏宜服食人。”箫韶,指《箫韶》乐章;来仪鸟、服食人,都是传说中的仙人。这两句是说,云台山上有一种来仪鸟,能吹奏《箫韶》之曲;山上还有一种钟乳,人们常常把它服食以求长生不老。这里既赞美了云台山的美和仙人的神奇,也暗寓对薛孝穆的期望:“来仪鸟”喻薛孝穆有才德,能飞黄腾达;“钟乳”喻薛孝穆能长寿,永享荣华富贵。
尾联写祝愿。“地僻古贤希到此,赖君文采发扬新。”云台山地处偏僻,古贤罕至,而薛孝穆却能来到此地,实属难得。希望薛孝穆以自己的才华,让这个地方更加繁荣昌盛。
这首诗以山水为题,赞颂了云台山的秀美,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