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清华未是闲,衮衣何幸在东山。
雕鞍晚觅菩提寺,彩鹢朝移荔子湾。
得御名流盈座上,著书关令候行间。
皇华使命殊三晋,不向诸侯问玉环。
【注释】
又:诗题中的“又”字,表明这是诗人为李宫詹(山公)写的第二首送别诗。
闲:这里是闲暇、清闲的意思。
史馆:指国史馆,是收藏和编写国家历史文献的地方。
清华:这里比喻国史馆,意谓国家的历史资料丰富而深厚。
衮衣:古代帝王所穿的礼服,这里代指朝廷。
东山:东晋名士谢安曾隐居于会稽的东山,这里借指友人归乡。
雕鞍:雕刻精美的马鞍。
菩提寺:位于长安城西北的著名古刹。
彩鹢:即彩鹢,是一种装饰华丽的船。
行间:书信往来。
皇华使命:指皇帝派往外国的使命使者。
三晋:这里指南北朝的山西地区,泛指中国。
玉环:这里指杨贵妃,唐玄宗的贵妃。
【赏析】
《送李宫詹山公归都门》,此诗作于唐代天宝初年,当时李白已辞官在蜀。诗人以送别名士为题,表达了对他归乡的祝贺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流畅,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充分体现了李白七绝的艺术风格。
首句“史馆清华未是闲”,意为国家图书馆里珍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并非闲散之地。这里用“清华”来形容图书馆的藏书,既表现了图书馆之盛,也暗含诗人自己的抱负。
颔联“衮衣何幸在东山”,意指朝廷赐予的御服,让一位贤才有幸居住在山水之间,享受田园之乐。这里的“东山”指的是隐居之处,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
颈联“雕鞍晚觅菩提寺,彩鹢(yì)朝移荔子湾”,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傍晚时分,他骑着雕饰华丽的马鞍,前往附近的寺庙;清晨,他乘坐华丽的船只,驶过荔枝湾。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李宫詹归乡后的生活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
尾联“得御名流盈座上,著书关令候行间”,意为在朝廷中有许多有名望的人聚集在一起,而你却独自潜心著书。这里的“御名流”指的是朝廷中的知名人士,“关令”则是指地方官员。诗人通过对比朝廷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差异,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淡泊名利的敬佩。
全诗通过对友人归乡生活的描述,传达了对友人才华与人格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