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凋残非独今,一分能赐亦恩深。
常于不可如何地,犹寓多方补救心。
三剖铜符增宿债,半肩行橐是新吟。
广人太息雷人喜,两郡甘棠总旧阴。

这首诗的作者是张煌言,是明清之际的抗清民族英雄。他于明亡后曾一度剃发降清,但不久就又重新起兵反清,最终成为抗清的中坚力量。这首诗是他在明朝灭亡后不久所作,当时他正被派往雷州(在今广东)担任观察使。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珠海凋残非独今,一分能赐亦恩深。
    珠海:指南海中的珠海岛,这里借指雷州的地理位置。珠海凋残,意味着这个地方遭受了严重的灾难。
  2. 常于不可如何地,犹寓多方补救心。
  3. 三剖铜符增宿债,半肩行橐是新吟。
  4. 广人太息雷人喜,两郡甘棠总旧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雷州地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恢复明朝统治的期望。
    “珠海凋残非独今,一分能赐亦恩深。”这句话的意思是,珠海的灾难并不是只有现在才有,即使是一点点的帮助也充满了深意。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雷州的深切忧虑。
    “常于不可如何地,犹寓多方补救心。”这是诗人对雷州人民的安慰和鼓励。他认为虽然雷州遭受了严重的灾难,但是只要朝廷能够给予足够的支持,雷州一定能够重建起来。
    “三剖铜符增宿债,半肩行囊是新吟。”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已经三次向朝廷请求支援,而现在他肩上的行囊里装满了为雷州重建而作的新诗。这里的“宿债”指的是与朝廷之间的债务关系,而“新吟”则表示他正在为雷州的重建而努力工作。
    “广人太息雷人喜,两郡甘棠总旧阴。”这是诗人对雷州人民的安慰和鼓励。他认为虽然雷州遭受了不幸,但是雷州人民仍然保持乐观,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同时,他也希望朝廷能够继续给予支持,让雷州人民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这首诗通过对珠海的描述和对雷州的关心,传达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